注册

蒋玉堃

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蒋玉堃
蒋玉堃[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浙江省杭州人物
蒋玉堃:杨式太极拳传承路上的武术巨匠
蒋玉堃,籍贯杭州,作为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在武术领域声誉斐然,是一位备受尊崇的著名武术家。他的一生与武术紧密相连,演绎出一段段精彩篇章。

蒋玉堃自幼便对武术展现出浓厚兴趣,这份热爱伴随他走过了漫长岁月。七岁时,他便跟随母舅踏上习武之路,开启了武术生涯的第一步。14岁那年,他正式拜入韩庆堂门下,系统学习少林拳以及摔跤技艺,打下了坚实的武术基础。1930年,蒋玉堃进入浙江国术馆,在这里,他迎来了武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师从杨澄甫,专心研习太极拳与太极剑。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得到了杨班侯弟子龚润田的亲自传授,从而获得了杨式各种功法的真传,这对他日后在太极拳领域的造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33年夏天,蒋玉堃凭借自身扎实的功底和优异表现,成功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进行深造。在南京中央国术馆期间,他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着丰富的武术知识。刘百川、姜容樵、黄柏年、龚润田、杨班候等众多武术名家纷纷对他亲授技艺。他不负众望,成绩出类拔萃,深受馆长张之江的赏识。在此期间,蒋玉堃还广泛涉猎其他武术流派,跟随杜心武学自然门武术,向黄元秀学习武当对剑,不断拓宽自己的武术视野,丰富自身的武术技艺体系。

在其辉煌的武术生涯中,蒋玉堃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叱咤武坛。1930年,在浙江省举办的不分轻重级别且无护具的打擂比赛中,他力压群雄,勇夺第一名。1933年,南京国术馆年终考核时,他凭借精湛的拳术,再次技惊四座,荣获全馆拳术第一名。1948年,在上海举行的旧中国第七届全运会上,他更是大放异彩,一举夺得摔跤轻甲级冠军,同时在器械项目中获得第三名,拳术项目获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1956年,在北京全国武术比赛中,他凭借高超的技艺,斩获散打和摔跤两项冠军。这些辉煌成就不仅是他个人武术实力的有力证明,也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增添了璀璨光芒。

蒋玉堃不仅自身武艺高强,还热衷于武术的传承与推广。他精通摔跤和骑术,先后在广州、汕头、上海、杭州、南京、昆明等多地传授武功,培育了大批武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他所传授的拳械内容极为丰富,太极拳方面有大架、小架以及对拳(散手对练);太极刀包含单练和对练等多种形式。其门人张金普根据蒋玉堃所传,整理出版了《健身太极刀》《健身太极拳》,其中所包含的拳械练习“帮学歌”极具特色,成为武术传承中的宝贵财富。

在理论研究方面,蒋玉堃同样成果丰硕。他悉心继承传统武术理论,完成了诸多太极拳械著作,如《中国武术论谈》《杨家太极拳各艺要义》《杨氏大功架太极拳》《杨班候小功架太极拳》《太极对拳》《武当对剑》《太极刀》《太极对刀》《太极棍单练及对练》《太极枪》等。这些著作不仅对武术技艺进行了详细阐述,更是对武术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传承,为后世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1975年,蒋玉堃凭借其在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深厚造诣,被国家体委聘为全国武术辅导员集训队教练,为国家武术人才的培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然而,天不遂人愿,1986年6月4日,蒋玉堃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但他所留下的精湛武术技艺、丰富的武术著作以及培育的众多武术人才,如同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武术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国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武术爱好者不断探索与前行。 
上一篇:汪康年下一篇:王克敏
近代中国政治人物
蒋介石之长子
落马官员
湖北省委原书记
广东省侨联会华夏杂志原主编
清代杰出才俊
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民革卓越领导人和创始人
明末清初地理学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