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清][公元1653年-1678年,康熙帝第二任皇后]+像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生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卒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她是满洲镶黄旗人,其家族世居东北,可大致认为其籍贯在东北满洲镶黄旗的聚居地。 钮祜禄氏出身极为显赫,是清朝著名的后族之一。她的祖父钮祜禄·额亦都是“清初开国五大臣”之一,被努尔哈赤册封为一等公,为清太祖、清太宗朝的开国元勋。祖母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庶女爱新觉罗·穆库什。父亲钮祜禄·遏必隆是额亦都第十六子,康熙朝辅政大臣,袭封果毅公。生母是舒舒觉罗氏,为遏必隆侧室,还生有温僖贵妃和钮祜禄·法喀。 钮祜禄氏入宫的具体时间尚无明确记载。有推测认为,她可能不是康熙十年(1671年)入宫的六位八旗格格之一,因为当时遏必隆之女中需要乳母照顾的应是年龄较小的,而钮祜禄氏出生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当时已十三岁,不符合年幼需乳母的情况。目前可知,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四月,内务府档案中出现明确与钮祜禄氏相关的记载,当时孝庄文皇后下旨将八个钗子给“乾清宫之妃”,此处的“妃”指的就是钮祜禄氏,说明此时她已在后宫位居妃位。 康熙十三年(1674年),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去世,后位空悬。在孝庄太皇太后的建议下,康熙决定册立钮祜禄氏为继后。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十一日,康熙对礼部下达册钮祜禄氏为皇后的诏喻,并令礼部选择吉期,筹备册立皇后的相关事宜。八月二十二日,以大学士索额图为正使,大学士李霨为副使,持节授钮祜禄氏册宝,正式册立其为皇后。 钮祜禄氏被册立为皇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她的家族背景。钮祜禄氏家族势力庞大,在朝廷中有着重要地位,康熙需要借助其家族力量来稳定朝政,尤其是在当时三藩动乱的局势下,拉拢军功起家的钮祜禄家族对朝廷至关重要。其二是钮祜禄氏自身的素养。她知书达理,学识和文化素养极高,性格温柔,为人端庄。她侍奉太皇太后、皇太后恪恭婉顺,尽心尽力。正位中宫后,她雍肃持身,夜寐夙兴,节俭宽仁,处事慎重,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为康熙免去了后顾之忧,是一位称职的皇后,深受康熙赞誉,康熙称她是自己的“良配”“内廷之良佐”。 钮祜禄氏成为皇后后,为家族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即向康熙提出为已故父亲遏必隆建立家庙。遏必隆曾因在康熙与鳌拜之间立场不坚定,后又被康熙议罪,若坐实罪臣身份,钮祜禄氏家族的前程将受影响。钮祜禄氏此举既为父亲平反,彰显了康熙的宽广胸襟,也保住了家族的名声,使得钮祜禄氏一族得以继续兴盛,同时也让朝廷大臣看到康熙的仁德,赢得了人心,对稳定当时的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康熙十六年(1677年)十二月,钮祜禄氏患病。康熙令总管内务府大臣为其念经,之后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又让喇嘛们为她念经,道士们在大光明殿祭星,大臣们也纷纷上折请求为皇后祈祷,可见其病情严重。康熙十七年(1678年)二月二十六日巳时,钮祜禄氏在坤宁宫病逝。 钮祜禄氏死后,内务府原本拟定按孝诚仁皇后先例,将其奉移至北海团城西侧的空院暂安,但康熙认为空院无殿无门,不宜安放且守灵人员辛苦,下令将其由宫中正殿奉移至武英殿暂安。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二十五日,又令将其奉移至巩华城暂安,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同安于殡殿。同年闰三月二十一日,内阁为其拟谥号为“昭”,册谥为孝昭皇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下令将钮祜禄氏葬于清景陵,并移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梓宫入景陵,二人同葬。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雍正定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钦天顺圣皇后,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令钮祜禄氏升祔圣祖庙,尊上谥并加仁字,乾隆元年三月(1736年),加上尊谥“安裕”二字,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加上“端穆”二字,最终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虽然在位时间短暂,但她出身名门,以自身的品德和才学赢得了康熙的敬重与喜爱,在后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通过为父亲建立家庙一事,对家族和朝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家族此后也继续在清朝政治舞台上有着重要地位。她的早逝令人惋惜,也给康熙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在清朝后宫历史中,她有着独特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