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包姓的追根溯源 姓包的十大历史人物

百家姓起源
包姓的来源

包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伏羲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

出自申姓: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申包胥,楚国君蚡冒的后裔,故又称王孙包胥。他曾赴秦国求兵援楚,其后代以其名字中的包字为姓,为包氏。

出自鲍姓:据《后汉书》载,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成为包姓的一支。

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在清朝时期,满族八旗中的乌雅氏、乌苏氏(吴舒氏),以及蒙古族八旗中的孛儿只斯氏、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氏等部分或全部改姓为包氏,并逐渐融入汉族中。此外,蒙古族中的成吉思汗直系后代,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也是蒙古族的第一大姓,部分后代也改姓为包。

姓包的二十大名人(部分列举)

由于历史名人众多,以下列举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包姓名人(排名不分先后):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以刚正不阿、执法严峻而著称,后世尊称为“包青天”。

包咸:字子良,后汉会稽曲阿人,东汉初期著名的经学家、儒学家。著有《论语章句》、《鲁诗章句》。

包拯之后代:如包绶、包永年等,均继承包拯的清廉家风,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

包融:唐代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

包何:包融长子,天宝六年进士,官至起居舍人。

包佶:包氏三十二世孙,天宝六年进士,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掌天下财赋,历事多朝。

包恢:字宏父,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嘉定中举进士,累迁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政声显赫。

包令仪:字肃之,合肥人,进士及第,历刑部侍郎。

包天麟:宋元经学家,字仁甫,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举博学宏词科。

包节:名鼎孙,字元达,松江仓城西门外包家桥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授东昌推官。

包孝:名节弟,字元爱,包节的弟弟,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及第,后任监察御史。

包见捷:字汝纯,号太瀛,云南建水人,书香门第出身,后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入京为吏部侍郎。

此外,还有包福、包恺、包全、包恒善、包贵、包鼎、包溥、包泽、包裕、包尔汉等,在各自的时代和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和贡献。由于篇幅限制,这里无法一一列举所有包姓名人,但以上列举的已足以展现包姓在历史长河中的辉煌与荣耀。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10 15:20
香港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马头琴大师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战斗英雄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一代字妖
革命烈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