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简称菲律宾(Philippines),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海岸线长约18533千米,总面积29.97万平方千米。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台风多。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截至2022年7月,菲律宾全国划分为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部分。全国设有首都地区、科迪勒拉行政区、棉兰老穆斯林自治区等18个地区,下设81个省和117个市,首都为大马尼拉市。2023年,菲律宾人口约1.17亿。
任期为 1898年至1901年。
埃米利奥・阿奎纳多:他是菲律宾独立革命领袖,1898年菲律宾宣布脱离西班牙独立后被推选为总统。但随后西班牙将菲律宾割让给美国,他继续与美国作战,1901年被捕。二战期间与日本勾结,战后被短暂监禁,后获释。晚年致力于发扬菲律宾民族精神和民主等,1964年在马尼拉去世。
1935年至1944年在任。
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他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得到国际认可。在其任内,致力于推动菲律宾的发展,为菲律宾的独立和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1944年去世。
任期是 1944年至1946年。
塞尔吉奥・奥斯米纳:在二战的特殊时期担任总统,领导菲律宾对抗日本侵略,为菲律宾战后的过渡和重建做了一些工作。
1946年至1948年在位。
曼努埃尔・A・罗哈斯:他是菲律宾独立后的首任总统,致力于恢复战后经济,推动国家的重建和发展,但任期内面临诸多挑战,1948年去世。
1948年至1953年执政。
埃尔皮迪奥・R・基里诺:继续推动菲律宾的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在其任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国家局势和促进民生改善。
1953年至1957年。
拉蒙・F・马格赛赛:任期为 以坚强领导力和与贫困战斗而闻名,被广泛认为是菲律宾历史上的伟大总统之一,在任内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和发展,提升了菲律宾的国际形象。
1957年至1961年在位。
卡洛斯・P・加西亚:注重发展菲律宾国内经济,推行 “菲律宾第一政策”,加强国内生产,促进了菲律宾经济的自主发展。
任期是 1961年至1965年。
迪奥斯达多・潘甘・马卡帕加尔:他将菲律宾的独立日从 7 月 4 日改为 6 月 12 日,为改善民生做出诸多努力,推动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改革。
1965年至1972年在任
费迪南德・马科斯:菲律宾总统,之后成为第四共和的总统,任期至1986年。其早期推动了一些经济发展计划,但后来宣布实行戒严,维持长达 14年的独裁统治,1986年被人民力量革命推翻。
1986年至1992年在位。
科拉松・阿基诺:马科斯被推翻后,她成为菲律宾首位女性总统,在任内致力于恢复民主制度,推动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1992年至1998年执政。
菲德尔・拉莫斯:成功稳住在马科斯倒台后崩溃的菲律宾经济,保持政治稳定,积极推进经济自由化,鼓励国有企业私有化,1997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和平奖。
任期为 1998年至2001年。
约瑟夫・埃斯特拉达:在任期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有一定举措,但后来因腐败等问题引发争议,最终辞职。
2001年至2010年在位。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是菲律宾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统,也是首位连任的女性总统,任内推动了一些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改革,但也面临诸多政治挑战。
2010年至2016年在任。
贝尼尼奥・西米恩・阿基诺三世:致力于推动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在其任期内菲律宾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有一定的进步。
任期为 2016年至2022年。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以强硬的治理风格著称,在打击犯罪和毒品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同时也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所作为。
2022年至今在位。
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致力于推动菲律宾的经济复苏和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在国际舞台上提升菲律宾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