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吴国由孙权于229年正式称帝后建立,共历经四帝,享国51年。其疆域位于中国东南部,包括扬州、荆州和交州三个州,东临大海,西接蜀汉,北邻曹魏。凭借长江天险,吴国在军事上有一定的防御优势。经济方面,农业实行屯田制,水利工程发达,纺织、制盐、冶炼、造船等手工业也较为兴盛,海外贸易频繁。文化上,佛教和道教得到发展,还出现了吴国八绝等才艺人才。但后期因权臣专权、皇帝昏庸等原因,国力逐渐衰弱,280年被西晋所灭。
229-252年在位,共24年。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他幼年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孙策去世后,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使吴国领土面积大增。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孙权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发展海上贸易,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252-258年在位,共7年。
孙亮字子明,是吴大帝孙权与潘皇后的第七个儿子。252年孙权去世后即位,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258-264年在位,共7年。
孙休字子烈,孙权第六子,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迎立孙休为帝。孙休登基后除掉权倾朝野的孙綝,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他还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
264-280年在位,共17年。
孙皓字元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封为归命侯。
生卒时间:?—210 年。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与张昭等人辅佐孙权,讨伐江东山贼,功勋卓著,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尊称为 “程公”。
生卒年不详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主公,208 年赤壁之战时前往曹营诈降,以火攻大破曹操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苦肉计” 的故事使其广为传颂。
生卒时间:?—227 年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因长于弓箭、骑术且膂力过人被孙坚赏识,追随其四处征伐,对江东基业稳固和吴国建立有重要影响,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石城侯。
生卒时间:?—220 年。
蒋钦字公奕,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早年随孙策平定四郡,平盗贼,迁西部都尉,后又讨平多处贼寇,从征合肥,迁荡寇将军,领濡须督,后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他贵守约,性豁达,孙权讨伐关羽时,蒋钦率领水军入沔水,回军途中病逝。
生卒年不详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孙策平定江东时与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后随孙权,多次在战乱中保护孙权安危,身上受伤几十处,吴将朱然、徐盛等对其拜服,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生卒时间:?—220 年。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少年有力,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归吴见用于孙权,破黄祖据楚关,攻曹仁取夷陵,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百骑偷袭曹营,战功显赫,被孙权封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生卒时间:189—237 年,一说 217 年。
凌统字公绩,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凌操之子,官至偏将军。他认为山中之人大多壮悍,可用威信、恩惠劝诱他们投降,孙权命他东进,募得精兵万余人。后凌统病卒,孙权哀痛不已。
生卒时间:?—213 年。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末年江东孙氏部将,213 年曹操南征至濡须口,董袭率五楼船前往,至夜深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他拒绝逃走,最终浸死。
生卒时间:178 年 —215 年。
陈武字子烈,庐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别部司马,在孙权部下任职,仁厚好施,受众人敬爱,屡建战功,封偏将军,215 年在合肥战役中战死。
生卒年不详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因讨伐山贼有功加为中郎将,濡须口之战表现出色得到孙权赞赏,魏文帝曹丕伐吴时,以疑城之计退去魏军,吴黄武年间病逝。
生卒时间:?—234 年。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吕蒙偷袭荆州后,与朱然一同率部拦截关羽,其部下马忠生擒关羽及其子关平等人。
生卒时间:?—271 年。
丁奉字承渊,庐江安丰(今河南固始)人。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屡立功勋,252 年东兴之战中 “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设计除掉权臣孙綝,被加封为大将军。
生卒时间:175 年 —210 年。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壮有姿貌、精音律。少与孙策交好,21 岁起随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208 年,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在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领南郡太守,36 岁病逝。
生卒时间:156 年 —236 年。
张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的治世之才,善丹青。孙策创业时,任命他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托给他。孙策死后,辅佐孙权,稳定江东局势,被孙权依重。
生卒时间:183 年 —245 年。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222 年,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
生卒时间:172 年 —217 年。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得到孙权赏识,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曾为索取荆州而邀关羽相见,无功而返。
生卒时间:178 年 —220 年。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早年只是武将,后在孙权劝说下开始读书,学识渐长。白衣渡江袭取荆州,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是吴国重要的谋士和将领。
生卒时间:174 年 —241 年。
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亮的兄长。生不逢时,在吴国为臣,深得孙权信任,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生卒时间:?—247 年。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及将领,官至吴国丞相,被封临湘侯,有二子步协、步阐。
生卒时间:168 年 —243 年。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为孙权推荐很多人才,在任期间,吴国政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东吴世系 |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
孝懿王 (孙权追尊) | 孙钟 | — | |
武烈皇帝 (孙权追尊) | 孙坚 | 155—191年 | |
长沙桓王 (孙权追尊) | 孙策 | 175—200年 | |
大皇帝 | 孙权 | 182—252年 | |
无谥号, 史称少帝、 废帝、 会稽王 | 孙亮 | 243—260年 | |
景皇帝 | 孙休 | 235—264年 | |
文皇帝 | 孙和 | 224—253年 | |
无谥号, 史称末帝、 乌程侯、 归命侯 | 孙皓 | 243—28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