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精确到可考月份): 施展:2023年11月—至今(壮族,曾任河池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推动硕龙口岸升格为国际口岸,2024年边贸额突破50亿元) 高贤斌:2020年7月—2023年11月(汉族,主导“旅游+边关”产业,德天瀑布年游客量破300万人次,后调任柳州市委常委) 赵丽:2013年5月—2016年5月(女,壮族,因违纪于2020年被查,任内推进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规划,2015年获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注:2013年前因行政区划调整,早期书记信息存疑,仅列可考任期) 大新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历任县长(倒序,精确到可考月份):陈蒙:2024年5月—至今(汉族,硕士,曾任崇左市政府副秘书长,2024年启动“中越边关风情带”建设,推动跨境电商落地) 覃万宁:2021年7月—2024年5月(壮族,主导锰矿资源整合,2023年锰产业产值达80亿元,后任崇左市民宗委主任) 玉明金:2016年8月—2021年6月(壮族,推进明仕田园创5A,2020年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系大新首位壮族县长) (注:2016年前县长任期因资料碎片化,仅列近年可考信息) 地名由来: 1951年,养利、万承、雷平三县合并,取“新的大县”之意定名“大新”。历史上属骆越故地,宋代设八大土司管治近900年,“大新”一名亦暗含打破土司割据、开启新纪元的寓意。 主要景点: 1.德天跨国瀑布(5A):亚洲第一跨国瀑布,年均水流量是黄果树瀑布的3倍,与越南板约瀑布隔河相望,2023年开通中越跨境游船,年接待游客超350万人次。 2.明仕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喀斯特峰林与田园风光交融,《花千骨》取景地,含竹筏漂流、壮族短衣文化村,2024年新增“明仕夜画”沉浸式光影秀。 3.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17公里喀斯特峡谷河道,栖息冠斑犀鸟等珍稀鸟类,设峒那屿湾游船、观鸟基地,2022年获评“中国生态旅游十大示范基地”。 4.安平仙河景区(4A):千年土司文化发源地,保留清代安平土州衙署遗址,乘船可赏“水上峰林”,2023年推出“土司宴+天琴表演”非遗体验。 5.小灵珑景区:中越边境首个溶洞景区,1.2亿年喀斯特溶洞内藏“海底世界”钟乳石群,配套跨国溶洞餐厅,2024年入选“广西十大网红打卡地”。 特产: 1.大新龙眼(地理标志):全国六大龙眼基地,果肉脆甜无渣,2023年种植面积15万亩,开发龙眼干、龙眼酒,“大新石硖龙眼”品牌价值20亿元。 2.苦丁茶(非遗):野生古茶树制,乾隆年间为贡品,含天然黄酮,2024年推出袋泡装,年产值破5亿元,出口东南亚。 3.锰制品(中国锰都):储量占全国1/4,生产电解金属锰、锰酸锂电池材料,2023年建成全球首条智能化锰矿生产线,产能占全国30%。 4.短衣壮织锦(非遗):壮族“短衣支系”手工织锦,以蓝黑为主色调,图案含骆越图腾,2022年获巴黎国际非遗展金奖,单件最高售价8万元。 5.边关黄牛干:中越边境散养黄牛,炭火慢烤+柠檬腌制,微辣带果香,2023年获评“广西十大伴手礼”,年销3000吨。 (注:大新为“中国长寿之乡”,依托43公里边境线,形成“跨国瀑布+土司文化+生态长寿”旅游格局,2023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边贸商品超200类,“德天”“明仕”成核心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