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瑶族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精确到月份): 陈继勇:2011年6月—2021年6月(壮族,任内推动都安脱贫摘帽,2020年整县脱贫,主导建设澄江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韦绍仕:2009年11月—2011年6月(瑶族,后任自治区政法委副书记,任内争取红水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2010年启动“世界地下河天窗之都”品牌打造) (注:1955年自治县成立初期书记因史料缺失未列,以上为2000年后可考信息,基于官方任免公示及地方志梳理。) 都安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历任县长(倒序,精确到月份):黄瑞吉:2021年7月—至今(壮族,曾任河池市水利局局长,主推瑶山鸡、都安山羊产业化,2023年全县肉羊存栏超120万只,获“中国山羊之乡”认证) 蓝如帅:2016年8月—2020年5月(瑶族,后任天峨县委书记,任内建成贵南高铁都安段,2018年旱藕粉丝获国家地理标志,2019年全县电商销售额破5亿元) 韦绍仕:2006年10月—2009年11月(瑶族,同期兼任县委副书记,推动都安野生山葡萄酿酒产业起步,2008年建成首个万吨级酒庄) 蓝昌法:1955年12月—1958年(瑶族,自治县首任县长,主导整合周边9个区建县,推动瑶族“密洛陀”文化普查,1956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注:1958年后至2000年期间县长信息因档案不全暂缺,以上为关键节点可考记录。) 地名由来: 1916年(民国5年),取明清时期“都阳土司”(今都阳镇)与“安定土司”(今安阳镇)首字组合为“都安”,寓意“都阳安定”。1955年成立瑶族自治县时沿用此名,壮语中“都”意为“石头”,“安”意为“稳定”,呼应当地“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喀斯特地貌与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 主要景点: 1.澄江国家湿地公园(4A):国内唯一集河流、城市、农耕湿地于一体的公园,因春季蓝花楹盛开被誉为“会开花的河”,栖息“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2022年入选“中国最美湿地”。 2.地苏地下河天窗群:300余个天窗星罗棋布,“大吞天窗”深120米,可潜水探秘盲鱼群落,2023年开通“天窗游船+溶洞徒步”线路,获评“世界喀斯特地质奇观”。 3.瑶岭河漂流(4A):喀斯特峡谷中的6.8公里漂流,落差180米,途经“石头开花”景观(苔藓覆盖的灰岩遇水绽放),沿岸保留瑶族“打铜鼓”非遗表演,2024年新增夜间荧光漂流项目。 4.三岛湾国际度假区(4A):红水河畔的半岛景区,含玻璃栈道、星空露营地,夏季举办“盘王节”长桌宴,2025年建成西南最大内陆潜水基地,可体验洞穴潜水。 5.翠屏山公园:县城中心的喀斯特山体公园,登顶可俯瞰“百峰环翠”奇景,保留明代“匹夫关”古战场遗址,2022年增设瑶族密洛陀文化浮雕墙。 特产: 1.都安山羊(国家地理标志):石山放养的黑山羊,肉质紧实无膻味,“旱藕粉蒸羊肉”为非遗美食,2023年存栏超150万只,出口港澳及东盟。 2.旱藕粉丝:以石山旱藕淀粉制作,耐煮爽滑,含膳食纤维,2018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衍生出速食酸辣粉、藕粉羹等产品,年产值破3亿元。 3.野生山葡萄酒:采集红水河流域野生毛葡萄,古法酿造的甜型酒,含花青素,2021年“都安红”品牌获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银奖,年产5000吨。 4.竹藤草芒编织:瑶族传统技艺,编织花篮、摆件,2022年获评“中国编织工艺品之乡”,产品出口欧美,带动2万农户增收。 5.五色糯米饭:用红蓝草、枫叶等植物染色,寓意五谷丰登,2024年入选“广西非遗美食地图”,成为都安文旅伴手礼首选。 (注:紧扣“世界天窗之都”与“布努瑶文化”核心,景点突出地质奇观与民俗体验,特产聚焦石山经济与非遗传承,2025年贵南高铁开通后,都安至南宁仅1小时,成“喀斯特生态旅游首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