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田林县历任县委书记、县长+现任领导班子

级别:正处级
田林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韦建明(2025年1月—至今)(壮族,曾任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处长,2021年9月任田林县长,2025年1月转任书记,主导八渡笋预制菜产业,2024年推动“中国八渡笋交易中心”落地)
彭斌(2016年3月—2019年12月)(现任百色市副市长,任内争取粤桂协作资金3.2亿元,建成广西最大灵芝深加工基地,2018年田林灵芝获国家地理标志)
莫一平(1999年—2005年)(后任自治区林业厅巡视员,推动岑王老山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启动“百公里竹林长廊”建设,奠定八渡笋产业基础)
田林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田林县历任县长:(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韦建明(2021年9月—2025年1月)(同上,兼任期间完成44万亩油茶低改,“鑫福源”山茶油获“圳品”认证)
彭斌(2013年6月—2016年3月)(任内开通田林至广州冷链物流专线,八渡笋出口量增长300%,2015年获评“中国八渡笋之乡”)
(注:2005—2013年县长信息因县域档案数字化不全,仅可确认由县委副书记递补,早期“县革委会主任”未纳入)
:地名由来:
田林古称“逻溪”,1935年析西林、西隆、凌云部分区域置田西县。1951年西林县撤销,划入定安等4乡,取“田西”“西林”首字合并为“田林”,寓意“田畴广袤,林茂粮丰”。历史上为滇桂黔古商道枢纽,清康熙年间“改土归流”后,定安镇成为桂西政治中心,因“西林教案”(1856年)载入近代史。
:主要景点:
1.岑王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桂西第一高峰(1900米),保存完整的中山常绿阔叶林,栖息黑颈长尾雉、云豹等濒危物种。登顶步道全长12公里,沿途可见千年南方红豆杉,4月高山杜鹃花海(面积超5000亩)为广西独有。
   - 特色:保护区内“天湖”(海拔1600米高山湖泊)可露营,夏季均温22℃,2024年开通无人机航拍服务(俯瞰“广西屋脊”云海)。
2.定安古镇(西林教案遗址)
   - 清代西林县治所在地,保留马神甫事件旧址、百年粤东会馆。镇中街青石板路蜿蜒2公里,沿街老宅存有“西林教案”浮雕墙(讲述1856年民众抗法历史)。每年2月举办“定安庙会”,重现清代边贸市集。
3.六隆竹海(中国最大连片竹林)
   - 24万亩八渡笋竹林绵延群山,竹海内藏“三穿洞”(喀斯特溶洞群,洞内溪流可乘竹筏)。4—5月挖笋季开放体验,游客可亲手采挖“贡品八渡笋”,现场腌制酸笋(非遗技艺)。
4.周马峡谷(驮娘江秘境)
   - 10公里喀斯特峡谷,江水碧绿如翡翠,沿岸分布12处壮族古崖画。2023年新增“峡谷轻探险”项目:竹索桥、崖壁栈道、溶洞攀岩,终点设“壮家酸笋宴”(配驮娘江野生鱼)。
5.万吉山森林公园(县城后花园)
   - 城区万亩生态林,步道串联6处观景台,晨雾中可见“山城云海”(摄影爱好者胜地)。山顶“嘹歌台”每日11:00、15:00有北路壮剧表演,游客可穿戴戏服体验“唱天”(祈福歌谣)。
:特产与非遗:
地标特产
  八渡笋(国家地理标志)
    因田林八渡瑶族乡得名,纤维细脆无渣,含18种氨基酸,乾隆年间列为贡品。鲜笋4—10月上市,制成笋干、即食笋片,2024年预制菜产值突破5亿元,出口东南亚占全国60%。
  田林灵芝(野生地标)
    岑王老山野生赤芝,多糖含量达2.8%(国标1.5%),切片泡水回甘,制成灵芝孢子粉(破壁率99%)。县城“灵芝巷”聚集50家加工坊,提供“野生灵芝鉴定+定制切片”服务。
  高山茶油(圳品认证)
    海拔800米以上油茶林,冷榨工艺保留天然硒元素,2023年“鑫福源”茶油成为深圳政府采购指定产品,1升装售价268元,带动4万农户增收。
非遗与文化
  北路壮剧(国家级非遗)
    起源旧州镇,300年历史,剧目《莫一大王》讲述壮族英雄故事。每年11月“壮剧文化节”,万人空巷,游客可参与“开脸”(脸谱绘制)、学唱“哎咿呀”腔调。
  瑶族铜鼓舞(国家级非遗)
    田林瑶族祭祀舞蹈,铜鼓重达80公斤,舞者模仿山雀、野猪动作,2024年纳入“中越边境非遗走廊”。百乐乡板干村设铜鼓传习所,游客可亲手敲击百年铜鼓(需提前预约)。
  壮族祭瑶娘(民俗)
    每年农历三月三,潞城瑶族乡壮族村寨祭祀“瑶娘”(传说中护佑山林的女神),保留“跳火塘”“抹黑脸”习俗,2023年被央视《中国节日》栏目专题报道。
(注:田林为广西面积第一大县,森林覆盖率76%,负氧离子最高达8万个/cm³。2025年南昆高铁田林站开通后,南宁2.5小时直达,2024年旅游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八渡笋、灵芝、茶油年产值超20亿元。)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