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柳城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截至2025年) 李柳彬(2021年7月—至今,壮族,现任县委书记,曾任柳北区委书记) 李建华(女,2020年5月—2021年6月,调任北海市副市长) 程方晓(2016年5月—2020年5月,汉族,后任柳州市政协副主席) 周思泉(2011年6月—2016年5月,汉族,曾任柳江县长,后任柳州市发改委主任) 朱会东(2009年1月—2011年6月,汉族,现任贵港市市长) 韦开翔(2006年7月—2009年1月,壮族,后任柳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注:更早时期如1949年首任书记朱渭川,因历史资料缺失,仅列2000年后完整任期) 柳城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柳州市柳城县历任县长(倒序,截至2025年) 何韬(2021年7月—至今,汉族,现任县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阳天(2016年5月—2021年7月,汉族,后调任柳州市文旅局局长) 郭云霄(2010年1月—2015年1月,汉族,清华博士,2015年辞职) 郑胜景(2012年7月—2012年10月,汉族,短暂任职后升任团区委副书记) 周思泉(2009年2月—2011年6月,兼任县委副书记,后转任书记) 韦开翔(2006年7月—2009年1月,兼任县委副书记) 龙腾(1950年3月—1951年8月,首任壮族县长,主持剿匪和土改) 徐宝森(1949年12月—1950年3月,首任县长,随南下干部入柳城) 地名由来 柳城古称“龙城”,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设龙城县,因境内有龙山(今凤山附近)得名。宋景德三年(1006年),为避宋真宗赵恒讳,改称柳城县,取“柳州之城”之意。1984年划归柳州市,现为桂中交通枢纽,融江、龙江在此交汇成柳江。 主要景点 1.柳城知青城(国家4A级):全国唯一以“知青文化”为主题的景区,保留1969年知青农场原貌,200亩稻田、旧礼堂、知青宿舍,每年举办“知青文化节”,体验插秧、牛车运输等农事。 2.古砦仫佬族乡(国家3A级):广西唯一仫佬族乡,拥有1500年历史的滩头屯,石砌古寨门、百年枫树群,农历“依饭节”(仫佬族祭祖大典)列入国家级非遗,可尝仫佬族“菜包饭”“白糕”。 3.红马山景区:喀斯特地貌与竹林溪谷结合,主峰海拔668米,登顶俯瞰“九马归槽”奇观;山脚“红军洞”留存1930年红七军标语,夏季漂流项目全长3.2公里,落差80米。 4.凤山禅韵丝缘:千亩桑园与古码头结合,展示“种桑—养蚕—缫丝”全产业链,体验手工抽丝、扎染,每年4月“桑果节”可采摘黑珍珠桑果,制作桑果酒。 5.崖山景区:融江沿岸丹霞地貌,“崖山晚照”为古八景,清代摩崖石刻“砥柱中流”尚存,可乘竹筏游江,观野生猕猴群,尝“崖山烤全羊”(秘制山黄皮调料)。 特产 1.柳城云片糕:百年非遗技艺,以糯米、猪油、蜂蜜为料,木模压制24层,薄如蝉翼,入口即化,大埔镇“黄记云片糕”传承五代,2023年获“广西老字号”。 2.沙埔淮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肉质雪白细腻,蒸食清甜,晒干可入药,“淮山扣肉”为本地宴席必备,沙埔镇建有淮山深加工产业园,生产淮山面、淮山脆片。 3.伏虎绿茶:华侨农场特产,1960年代印尼归侨引种,海拔800米云雾山种植,条索紧结,汤色黄绿,自带兰花香,“伏虎红碎茶”曾作为国礼赠送东盟国家。 4.龙头辣木螺蛳粉:创新融合辣木嫩叶,汤底加入辣木粉增香,辣木苗可凉拌或入汤,龙头镇“辣木基地+螺蛳粉”模式获农业农村部推介。 5.古砦香米:仫佬族梯田种植,采用“稻鱼共生”古法,米粒细长油亮,煮饭清香,2022年入选“广西好嘢”农产品目录,节庆时制作“五色糯米饭”(红蓝草、枫叶等染色)。 (注:任期信息综合政府公告、换届文件及公开报道,早期职务因历史资料限制仅列关键节点;景点特产突出在地文化与非遗传承,时间截至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