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历任区委书记(倒序): 曾俊喜:2021年9月—2025年2月(2025年2月调任潮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任内推动古城活化与文旅融合) 庄湃澍:2017年6月—2021年8月(首位本土成长书记,主导“潮州古城5A景区”创建,2021年晋升潮州市政协副主席) *注:湘桥区1991年12月设立,首任书记为陈远睦(1992年4月—1998年5月,地方志记载),早期任期因档案数字化不全,暂列已知近两届。* 湘桥区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湘桥区历任区长(倒序):李树南:2021年11月—至今(现任,聚焦“非遗+旅游”产业链,2023年推动潮州手拉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 曾俊喜:2020年11月—2021年8月(兼任,任内完成牌坊街二期改造,2021年转任专职书记) 庄湃澍:2017年6月—2020年11月(区长转任书记,主导韩江新城建设,2019年获评“广东省双拥模范区”) *注:首任区长为吴显国(1992年4月—1998年5月),2000年后任期因公开资料限制,以近十年信息为主。* 地名由来: 湘桥区因“湘子桥”得名。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潮州知州曾汪始建韩江浮桥,后传八仙之一韩湘子助建,故称“湘子桥”。1991年潮州升格为地级市,原府城区域设“湘桥区”,寓“韩水湘桥,潮韵千年”。 主要景点: 广济桥(湘子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始建于南宋,现存24座桥墩、18艘梭船,“十八梭船廿四洲”奇观沿用850年,2016年入选“世界十大最危险桥梁”(建筑史意义),2023年夜游项目年接待超200万人次。 牌坊街:全长1.6公里,矗立23座明清古牌坊,串联甲第坊、状元坊等历史街巷,沿街保留潮州木雕、潮绣、手拉壶等38家非遗工坊,2021年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日均客流量3万人次。 开元寺:粤东最早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保留唐代“金刚殿”柱础、宋代木构梁架、明代潮州嵌瓷,寺内“千佛塔”(1991年重建)藏9999尊佛像,2022年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韩文公祠:纪念韩愈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现存明清建筑群,祠内“天南碑胜”廊壁嵌40块历代碑刻,包括苏轼《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2023年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甲第坊历史文化街区:保留76座明清古宅,其中“黄尚书府”(明代)、“郑家大屋”(清代)为岭南民居代表,2021年活化改造为民宿集群,“载阳茶馆” nightly潮剧演出成网红打卡点,入选“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特产: 潮州手拉壶:国家级非遗,以本地“飞天燕”高岭土制作,壶身镌刻山水诗文,200cc以下小品壶占比80%,2023年产业规模超12亿元,“大吴陶艺”手拉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凤凰单丛茶:原产于湘桥意溪镇,现有“鸭屎香”“宋种”等108个香型,2022年茶园面积3.2万亩,干茶均价超2000元/斤,“天池茶业”单丛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 潮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金银线垫高绣制“百鸟朝凤”“九龙屏风”,2023年“康惠芳潮绣工作室”修复故宫藏清代潮绣屏风,作品《友谊之花》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广东厅。 腐乳饼:非遗美食,以腐乳、酒肉、南乳为馅,酥皮裹芝麻,百年老字号“胡荣泉”日均销售3000盒,2022年获评“广东名小吃”,成为潮汕手信代表。 意溪橄榄糁:山区古法腌制,橄榄加盐糖发酵3年以上,酸甜回甘,2023年“意溪橄榄糁制作技艺”列入省级非遗,年产量500吨,“老香橼”品牌出口东南亚。 (注:湘桥区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拥有非遗64项、文物点204处,2023年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文旅收入突破80亿元,“古城+非遗”模式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创新案例”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