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历任市长及任期情况如下: 2010年县市合并前: 张温鹰:1997-2001年任台中市长,民进党籍。 胡志强:2001-2010年任台中市长,国民党籍。 2010年县市合并后: 胡志强:2010-2014年任台中市(直辖市)市长,国民党籍。 林佳龙:2014-2018年任台中市市长,民进党籍。 卢秀燕:2018年至今任台中市市长,国民党籍。2018年11月当选第三届台中市长,同年12月25日宣誓就职。2022年成功连任。 以下是台中市地名由来和基本概况的详细介绍: 地名由来 - 台中市因位于台湾岛中部而得名,这一名称源于人们对其地理位置的直观认知,是约定俗成的结果。 - 台中市旧名大墩,原为平埔岸里社地,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设台湾县,为台湾府治,定为省会,开始筑城,后省会改设台北府(今台北市),改名台中县。 基本概况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位于中国台湾省的西中部,台中盆地中央,乌溪(大肚溪)下游北侧,东与太平市及新社乡交接,西接台中县之龙井乡及大肚乡,南接台中县乌日乡及大里市,北接台中县丰原市、潭子乡与大雅乡。 地形地貌:自西至东为沿海平原、大肚台地、台中盆地与山区,其中市区位于台中盆地内。台中县东境为中央山脉高山地区,含有雪山、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等。 河流分布:大安溪、大甲溪、旱溪、大肚溪、筏子溪流贯全境,支流交岔纵横,市区则有绿川、梅川、柳川流贯。 人口数据:2020年,台中市常住人口为2816741人,男性为1384376人,女性为1432365人,人口密度约为1269人/平方公里。民族构成主要以汉族为主,其中又以闽南人和客家人等汉族民系居多,也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如平埔族、泰雅族等。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工商业日渐发达,以制糖、食品、机械修配、化学工业、批发及零售业、服务业等为主。中部科学园区坐落于城区西北方,为高科技产业聚集地。郊区农业发达,以产稻米、甘薯、花生、玉米、大豆、柑橘等为主,是台湾西部著名农业区。 经济数据:台中市2022年的GDP为6243.04亿元,人均GDP为222,149.89元。2021年第三季有八项经济指标居台湾省第一,包括公司登记家数成长数、公司登记家数成长率等。 文化教育: 文化方面:素有“文化城”美名,是台湾佛教文化中心,历年佛法大会都在该市宝觉寺举行。拥有众多的文化设施和历史古迹,如台中孔庙、台湾省立美术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台中民俗公园等。 教育方面:有多所高等院校,如东海大学等,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交通状况: 公路: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贯穿,方便了与台湾其他地区的联系。 铁路: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经过台中市,设有多个车站,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大肚山运动公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色;新社花海在花季时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人文景观:中山公园是台中市历史最悠久的公园;台中孔庙建筑宏伟,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还有吉尼斯世界纪录博物馆、忠烈祠、中正公园、绿野游乐度假山庄、东山乐园、亚哥花园、中正露营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