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台北市历届所有市长及任期

台北市历任市长的名字及任期如下:
上级派任时期(1945-1951)
第 1 任:黄朝琴,1945 年 11 月 1 日~1946 年 2 月 28 日
第 2 任:游弥坚,1946 年 3 月 1 日~1950 年 2 月 5 日
第 3 任:吴三连,1950 年 2 月 6 日~1950 年 11 月
第 4 任:项昌权,1950 年 11 月~1951 年 1 月 31 日(代理市长)
市民直选时期(1951-1967)
第 1 届:吴三连,1951 年 2 月 1 日~1954 年 6 月 1 日,为首任民选市长
第 2 届:高玉树,1954 年 6 月 2 日~1957 年 6 月 1 日
第 3 届:黄启瑞,1957 年 6 月 2 日~1957 年 6 月
第 4 届:黄启瑞,1960 年 6 月~1961 年 8 月;代理市长周百链,1961 年 8 月~1963 年 12 月 14 日;黄启瑞,1963 年 12 月 15 日~1964 年 6 月 1 日
第 5 届:高玉树,1964 年 6 月 2 日~1967 年 6 月 30 日
“直辖市” 时期(1967-1994)
第 1 任:高玉树,1967 年 7 月 1 日~1972 年 6 月 10 日,为改制后的首任市长
市民直选 “直辖市” 市长时期(1994 年至今)
第 1 届:陈水扁,1994 年 12 月 25 日~1998 年 12 月 25 日,为改制后首任民选市长
第 2 届:马英九,1998 年 12 月 25 日~2002 年 12 月 25 日
第 3 届:马英九,2002 年 12 月 25 日~2006 年 12 月 25 日
第 4 届:郝龙斌,2006 年 12 月 25 日~2010 年 12 月 25 日
第 5 届:郝龙斌,2010 年 12 月 25 日~2014 年 12 月 25 日
第 6 届:柯文哲,2014 年 12 月 25 日~2018 年 12 月 25 日
第 7 届:柯文哲,2018 年 12 月 25 日~2022 年 12 月 25 日
第 8 届:蒋万安,2022 年 12 月 25 日 - 现任至今
台北市没有 “市委书记” 这一职务。
在中国大陆,“市委书记” 是中国共产党在各城市的地方党组织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统筹城市的各项工作,在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
而台北市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城市,其行政管理体系与中国大陆有所不同,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地方治理模式,设有台北市市长等行政职务来管理城市的各项事务,不存在与中国大陆 “市委书记” 相对应的职务。
以下是台北市地名由来和基本概况的详细介绍:
地名由来
“台北”一名最早见于清蓝鼎元所撰《纪竹堑埔》,文中所指的“台北”是竹堑以北的台湾北部地区。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在艋舺建立台北府,统管台湾军民政务,“台北”意为台湾之北。
基本概况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位于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中央,地处北纬24°57′-25°12′,东经121°27′-121°39′,被新北市环绕。东起南港区大丰里,西至北投区关渡里,南为文山区指南里,北为北投区湖田里,东西宽约18千米,南北长约27千米,辖区面积27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地形大致可分为三区,西南部的台北盆地、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及东南部的冲上断层山地。台北盆地底部低平,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淡水河、新店溪、基隆河等河流迂回其上。大屯火山群由喷发之火山角砾岩及熔岩流组成,冲上断层山地由许多单面山或猪背岭组成的层阶地形。
    气候特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夏季高温,冬季潮湿多雨。年平均气温为22.8℃,年降水量2330.6毫米,平均风速为2.8米/秒,每年5月至11月常受台风侵袭,尤其7、8、9三个月最频繁。
人口:截至2022年10月,户籍人口约为248万。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2022年台北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约为22706亿元,人均GDP 97.69万元。2023年经济自由度指数全球排名第4名。
    产业结构:以三级产业(服务业)为主,营业额107531亿元,占全市80.53%;二级产业(工业)次之,营业额25872亿元,占全市19.37%;一级产业(农林渔牧业)所占比率极小,营业额132亿元,占全市0.10%。主要产业为批发及零售业、金融及保险业、制造业、营造业、信息及通讯传播业等。
交通状况
    航空:拥有松山机场、桃园国际机场两座机场,其中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最大的机场,航线遍布全球各地,松山机场主要运营岛内航线及部分两岸航线和区域航线。
    铁路:台北是台湾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经过台北市,设有台北车站、板桥车站等多个车站,同时台北还拥有便捷的捷运系统,即台北捷运,目前已开通了多条线路,覆盖了台北市的主要区域,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公路: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贯穿台北市,如国道1号(中山高速公路)、国道3号(福尔摩沙高速公路)等,这些公路连接了台北市与台湾其他地区。
文化教育
    文化方面:作为台湾省文化龙头,拥有数量丰富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庙宇、古迹等。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文化的艺术宝库,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珍宝;大稻埕和艋舺是著名的历史街区,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文化风貌。
    教育方面:有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多所知名高等学府,这些学校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台北市乃至整个台湾省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阳明山是台北著名的风景区,以温泉、火山地貌和丰富的自然生态闻名;北投风景区则以温泉资源丰富而著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还有台北公园,是省内最大、建成最早、占地8.9万平方米的公园,以及规模最大的木栅动物园。
    人文景观:除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大稻埕和艋舺等历史文化景点外,还有台北101大楼,曾是世界第一高楼,是台北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中正纪念堂是为纪念蒋介石而建,建筑宏伟,广场开阔,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下一篇:李登辉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