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张进华(1993.07—1998.07,汉族,任内推动阿希金矿开发,后升任伊犁地区副专员) (注:1998年至2020年间县委书记信息需地方志补充,含未公开的民族干部任期;2020年后因人事调整频繁,公开资料暂未完整披露) 伊宁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伊宁县历任县长(倒序) 阿不都克力木·艾力(维吾尔族,2025.01—至今,主持政府全面工作,曾任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委常委,推动“杏产业+文旅”融合) 哈米提·阿克木(维吾尔族,2016.09—2021.12,原任伊宁县人大主任,后调任伊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内推进“天山花海”景区建设) (注:2000—2016年间县长任期因资料断层,仅可考过渡时期由副书记代行,需地方档案核实) 地名由来 伊宁县古称“固勒扎”(突厥语“盘羊”之意),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设宁远县,取“远方安宁”之意。1914年更名伊宁县,取“伊犁”“宁远”首字,沿用至今。维吾尔族仍称“固勒扎”,保留了准噶尔汗国时期金顶寺(藏语“银顶”)的历史记忆。 主要景点 1.托乎拉苏大草原:海拔2700米的高山草甸,4-10月野花遍野,5万亩雪岭云杉与冰川遗迹共生,哈萨克族牧民保留“四季转场”传统,夏季可体验毡房住宿、马奶酒酿造。 2.天鹅泉生态旅游区:伊犁河北岸的冬季湿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200余只疣鼻天鹅栖息,冰面蒸汽与雾凇形成“天鹅仙境”,周边哈萨克族村落提供天鹅主题民宿。 3.弓月城遗址:唐代丝绸之路中道重镇,现存周长3公里的夯土城墙,出土过唐代货币、陶器,遗址旁的“弓月博物馆”藏有粟特文商贸文书,还原丝路贸易盛况。 4.林则徐皇渠龙口:1844年林则徐捐资修建的灌溉工程,现存2公里石砌渠首,渠水仍灌溉着伊宁县10万亩农田,渠边古柳为林则徐当年所植,称“林公柳”。 5.天山花海旅游度假区:百万亩薰衣草、油菜花、向日葵轮作基地,6-8月形成彩色花毯,景区内的“解忧公主文化园”复原汉代乌孙国婚礼,夜间上演沉浸式光影剧《丝路花雨》。 特产 伊宁大白杏: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果肉厚达1.8厘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6月成熟季举办“杏文化节”,鲜杏及杏干、杏酱远销中亚。 树上干杏(吊死干):科古尔琴山区野生品种,果实自然风干挂树,甜中带酸,核仁可食,2023年获欧盟有机认证,冷链直发北上广深。 阿魏菇:寄生在新疆阿魏根部的珍稀食用菌,伊宁县喀什乡为核心产区,肉质脆嫩似鲍鱼,含17种氨基酸,烘干后入药可治风湿,2024年入选新疆“十大名菌”。 伊犁酒花:全国三大酒花基地之一,科古尔琴山麓的酒花颗粒饱满,α-酸含量12%,用于乌苏啤酒酿造,每年8月举办“酒花采摘节”,游客可体验手工采摘。 吉里于孜手工地毯:维吾尔族“8”字扣结技艺,羊毛毯面嵌入桑蚕丝,图案融合草原图腾与中原牡丹,2025年获国家级非遗,单幅最高售价达12万元。 (注:任期信息基于公开任免公告,早期细节需地方志补充;景点突出活态文化与自然共生,特产强调地理标志与非遗工艺,数据截至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