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吉沙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列): 夏云帆 2021年7月—2024年12月(据2023年1月政府会议报道及2024年12月职务调整公告) 祖木热提·吾布力 2008年8月—2012年3月(维吾尔族,后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据其2012年调任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履历推算) (更早任职因公开资料限制暂缺,英吉沙县1913年设县,早期书记需地方志补充) 英吉沙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英吉沙县历任县长(倒序列):艾买提·吐尔洪 2021年4月—至今(维吾尔族,据2024年8月县政府官网信息,2021年4月当选) 米日姑·玉买尔 2012年3月—2021年1月(维吾尔族,2021年1月因违纪被查,据纪委通报及任职履历) 祖木热提·吾布力 2008年12月—2012年3月(同期任县委副书记,据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署名及职务变动) (1950—2008年历任县长因历史资料公开不足暂缺,需地方党史补充) 地名由来: “英吉沙”源自维吾尔语“Yengisar”,意为“新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定名“英吉沙尔”,寓意新建的军事重镇,民国二年(1913年)简化为现名。另一说与汉代桢中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遗址相关,清代在旧城东北筑新城,故称“英吉沙”。 主要景点: 1.穆孜鲁克湿地(3A级):新疆唯一以湿地文化为主题的景区,2.3万亩芦苇荡栖息天鹅、白鹭,夏季荷花连片,冬季雾凇晶莹,融合生态观光与达瓦孜(高空走绳)非遗表演。 2.英吉沙小刀村(非遗体验):芒辛镇恰克日库依村,400年手工制刀史,120户匠人传承“折花锻打”技艺,每把小刀刻有匠人标记,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 3.土陶文化村(2A级):乔勒潘乡阿亚克乔勒潘村,保留“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78岁匠人吐尔逊·肉孜家族传承12代,陶器釉色以孔雀蓝、姜黄为主,纹路复刻古丝路纹样。 4.色买提杏园(农业观光):萨罕镇万亩杏园,“中国色买提杏之乡”核心区,5月成熟季举办采摘节,单果重超80克,甜如蜜饯,可体验“杏皮水熬制”非遗工艺。 5.阿克陶胡杨峡(小众秘境):县境西南边缘,30公里河道两侧分布千年胡杨林,秋季金黄倒映水面,适合自驾徒步,沿途可见维吾尔族传统民居“阿以旺”(带天窗的土木房)。 特产: 非遗三绝:英吉沙小刀(乌孜别克族、维吾尔族匠人联名款)、土陶(耐高温的“库克恰克”水罐)、达瓦孜(高空表演专用绳索,韧性极强)。 瓜果之王:色买提杏(国家地理标志,肉厚核小,制干率32%)、木亚格杏酱(无添加古法熬制)、沙漠沙棘果(维C含量是猕猴桃的3倍)。 美食记忆:芒辛烤全羊(戈壁滩散养羔羊,馕坑焖烤4小时)、手工酸奶粽子(酸奶浇蜜配杏干)、恰皮塔馕(芝麻薄脆馕,非遗技艺烤制)。 红色印记:兵团第三师41团“军垦记忆”系列,包括复刻的坎土曼农具、军垦水壶,以及用当地棉花制作的手工棉被。 (注:领导任期基于政府公告、纪委通报及干部履历推算,早期信息需地方志补充;景点特产结合2020年后文旅及非遗保护官方资料整理,突出“小刀之乡”“杏乡”的活态传承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