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按任期倒序): 于俊伟:2023年5月—至今(现任,曾任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机关党委副书记,主导“草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2024年推动巴里坤湖生态修复工程,启动70周年县庆文旅项目) 叶尔江·胡斯满:2016年9月—2021年5月(哈萨克族,后任哈密市副市长,任内建成G7京新高速巴里坤段,2018年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大河唐城遗址公园开园) (注:2010年前因区划调整及资料缺失,暂列近10年可考信息) 巴里坤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历任县长(按任期倒序):瓦里汗·托合提买买提:2022年1月—至今(哈萨克族,现任,主抓“口岸经济+现代农牧业”,2024年老爷庙口岸贸易额突破12亿元,巴里坤马产业入选国家特色产业集群) 叶尔江·胡斯满:2010年1月—2016年9月(哈萨克族,后任副市长,主导建成全疆首个县级农产品冷链物流园,2013年“巴里坤羊肉”获国家地理标志) (注:1954—2010年历任县长多为历史资料不全,仅列近15年明确信息) 地名由来: 古称“蒲类”,源自汉代西域古国名。“巴里坤”一说为突厥语“虎湖”(因巴里坤湖得名),一说为蒙古语“巴尔库勒”谐音,意为“虎前爪”,形容地势险要。清乾隆年间定名“镇西”,1954年成立自治县时恢复古名“巴里坤”,融合了游牧民族对草原湖泊的敬畏。 主要景点: 1.巴里坤湖(蒲类海):4A景区,新疆第二大咸水湖,湖周湿地栖息黑鹳等珍稀鸟类,夏季“草原天湖”花海(6-8月)、冬季冰裂奇观(12-2月),湖畔保留清代“八墙子”军事遗址。 2.怪石山:3A景区,风蚀花岗岩地貌,168处“天眼石”洞穴密布,主峰“狮身人面像”惟妙惟肖,夜间灯光秀还原丝路商队故事(2023年新增)。 3.大河唐城:唐代北庭都护府军事要塞,现存周长2200米夯土城墙,出土开元通宝等文物,2021年建成遗址博物馆,复原唐代屯田场景。 4.西黑沟:天山腹地秘境,6-9月高山草甸野花遍野,可体验哈萨克族“阿肯弹唱”,沟内保留百年古牧道,适合徒步露营。 特产: 1.巴里坤羊肉:国家地理标志,天山牧场放牧,饮冰川水、食中草药,肉质细嫩无膻,“胡杨焖饼”非遗技艺(羊肉配薄饼,2024年入选新疆十大经典名菜)。 2.晚熟哈密瓜(力坤瓜):9月上市,沙质土壤+昼夜温差30℃,糖度超16%,冻干瓜脆出口中亚,2023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 3.哈萨克族刺绣:国家级非遗,以羊角、雪花纹为特色,多用驼绒、羊毛,产品涵盖服饰、家居,巴里坤镇“绣娘工坊”带动千余农牧民增收。 4.野生蘑菇(草原白蘑):天山北麓特有品种,夏季雨后采集,干菇煲汤味鲜,2022年开发蘑菇酱、菌汤包,年产值超2000万元。 (注:任期信息基于政府公开履历及会议报道,现任领导以2025年3月官网为准。巴里坤县突出“丝路古镇+边境风情”,2023年旅游收入突破18亿元,煤炭、风电产业占工业产值80%,老爷庙口岸是中蒙贸易重要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