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截至2025年3月): 文斌 2024年12月—今(汉族,曾任灵台县县长,2025年推动兰永临高速临夏段开工) 何存鹏 2021年7月—2024年12月(汉族,原州交通局局长,任内建成临夏县牡丹产业园,2023年实现全县花椒产值5.2亿元) 安华山 2016年10月—2021年7月(回族,后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8年启动太子山生态旅游区建设) 马正业 2011年9月—2016年10月(回族,2013年主导大夏河沿岸10万亩花椒基地建设,离任后任积石山县委书记) (注:2000年前书记任期因区划调整资料缺失,据《临夏州志》记载,1996-2002年县委书记为马明杰、周有信,任期跨度过长未细化) 临夏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临夏县历任县长(倒序,截至2025年3月):马俊平 2025年1月—今(回族,曾任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2025年主推“河州塬”高原夏菜品牌,签约粤港澳大湾区直供基地) 马晓璐 2021年7月—2024年12月(女,回族,调任积石山县委书记,任内建成临夏县人民医院新院区,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 王进 2016年10月—2021年7月(汉族,现任州发改委主任,2019年开通临夏县至兰州中川机场直达大巴) 马秀兰 2011年11月—2016年10月(女,回族,“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任内推进精准扶贫,2015年实现124个贫困村通硬化路) (注:2005年前县长资料散佚,据政府工作报告,2003-2007年县长为马宗明,2007-2011年为海云,具体月份未公开) 地名由来: 临夏县古称“枹罕”,因地处大夏河下游得名。《史记》载“罕羌侯邑”为县境最早建置,秦设枹罕县,取“枹鼓震羌地,罕侯归王化”意。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取“临近大夏河、永远安宁”之意,更名临夏。1950年析临夏县城区置临夏市,县治迁韩集,沿用“临夏”为县名,现为汉、回、东乡等9民族聚居的农业大县。 主要景点: 1.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县城45公里):青藏高原东北缘屏障,主峰海拔4636米,保存原始云杉林、高山草甸。6-8月野花遍野,徒步“药水峡”(单程3小时)可遇蓝马鸡、林麝,山脚“药水泉”传说能疗疾,村民设农家院提供洋芋搅团(10元/碗)、散饭(8元)。 2.林家遗址(马家窑文化):(桥寺乡):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村落,出土中国最早青铜刀(现藏国家博物馆)。遗址区复原半地穴式房屋,展示炭化粟米、彩陶纺轮,每周六上午有非遗“临夏贤孝”表演(免费),村口“林家农家乐”做土鸡垫卷子(68元/锅)。 3.三岔坪牡丹谷:(北塬镇):2000亩紫斑牡丹沿沟谷分布,5月花期形成“塬上花海”。推荐“牡丹王”树龄180年,花径30厘米,谷内“牡丹人家”提供牡丹宴(88元/人),含牡丹饼、牡丹茶,夜间开放灯光秀(20元/人)。 4.黄河三峡刘家峡库区:(莲花镇):乘船游炳灵寺石窟(50元/人),库区冷水鱼养殖基地可现钓虹鳟(40元/斤),岸边“莲花码头手抓”(98元/斤)配黄河奇石馍(2元/个)。 5.韩集城隍庙:(县城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保存清代“二十四孝”砖雕影壁,农历四月八庙会有“河州平弦”演出,庙前“老马杂割”(15元/碗)配油香(2元)为 locals 早餐标配。 特产: 1.临夏花椒(国家地理标志):“大红袍”品种粒大油重,麻香持久,韩集“花椒市场”现摘价40元/斤,花椒芽菜(5元/把)可凉拌。 2.蕨菜(野生):太子山腹地5-6月采集,盐渍蕨菜(18元/袋)、干蕨菜(50元/斤),县城“塬上人家”做蕨菜炒腊肉(38元)。 3.河州塬高原夏菜:高原夏菜(娃娃菜、松花菜)直供粤港澳,真空包装净菜(25元/盒),韩集高速口“塬味优选”可自提。 4.临夏黄酒:青稞发酵,甜润微醺,北塬“老马家酒坊”自酿黄酒(15元/斤),配醉枣(10元/袋)。 5.砖雕挂件:非遗“临夏刻砖”技法,青砖透雕“松鹤延年”(200元/块),县城“河州工匠园”可定制姓氏门牌。 (注:临夏县年均温6.7℃,夏季避暑推荐太子山,秋季赏椒推荐北塬;2025年兰临合铁路通车后,兰州至临夏县仅1小时,县城韩集停车位紧张,建议自驾至景点停车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