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堡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杨政:2022年3月—至今(现任,推动横沟温泉度假区升级,2024年吴堡石城列入国家文物局“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培育名单) 王勇:2016年5月—2022年3月(任内开通吴堡至太原动车,2020年“吴堡手工挂面”获国家地理标志,2021年GDP增速全市第三) 方虎城:2012年8月—2016年5月(后任榆林市政协副主席,主导建设沿黄公路吴堡段,2015年吴堡获评“中国红枣名县”) (注:1940年革命时期首任县委书记张晨钟,1980年代可考最早为1984年县志记载的霍胜业,因史料断层,仅列近十年完整任期) 吴堡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吴堡县历任县长(倒序,任期精确到月):陈耀忠:2022年3月—至今(现任,2024年推进桑蚕产业链建设,带动2000户增收,黄河二碛景区年接待量突破50万人次) 李向春:2016年5月—2022年3月(调任县人大主任,任内修复吴堡石城12处遗址,2021年“吴堡青梨”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方虎城:2011年6月—2012年8月(转任书记,主导太中银铁路吴堡段通车,2012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县”) (注:1940年首任民主政府县长李民,1978年后县长任期多交叉,现存最早为1981年县志记载的贾建文,仅列近十年完整任期) 地名由来: 古称“吴儿城”,因南北朝夏国赫连勃勃在此安置俘获的吴地军民得名。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设吴堡寨,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寨为县,定名“吴堡”。“堡”为军事要塞之意,明清时因黄河天险有“铜吴堡”之称。1964年国务院简化生僻字,沿用“吴堡”至今,暗含“秦晋锁钥、黄河堡寨”的历史底蕴。 主要景点: 吴堡石城(全国重点文保):西北保存最完整的千年石城,始建北汉,宋金扩建,现存1125米石砌城墙,2024年完成36孔明清窑洞修复,“石城夜话”沉浸式演出成网红打卡地。 黄河二碛(天下黄河第二险):仅次于壶口瀑布的急流,10里长峡浪高10米,2023年建成“听涛小镇”,黄河古渡体验+非遗唢呐表演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柳青故居(文学地标):《创业史》作者柳青出生地,保存1920年代窑洞院落,2022年增设“柳青文学馆”,年接待研学团队2万人次,入选“陕西作家创作基地”。 横沟温泉(陕北第一泉):水温42℃,含20余种矿物质,2024年建成温泉度假综合体,“窑洞汤池+黄河观景”模式获评“陕西文旅创新案例”,年营收破亿元。 拐上古渡湿地公园:黄河沿岸最大芦苇湿地,2023年修复古渡口码头,推出“黄河船工号子”实景演出,端午龙舟赛成陕晋两省民俗品牌,年游客15万人次。 特产: 吴堡手工空心挂面(非遗美食):300年传承,18道工序,细如发丝可透风,2023年“张家山挂面”入驻盒马,年产800吨,带动12个村脱贫,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专题报道。 吴堡红枣(国家地理标志):沿黄河30里红枣林,“黄河滩枣”个大核小,2025年建成红枣深加工产业园,开发枣夹核桃、枣酿等20余种产品,年产值5亿元。 吴堡青梨(高原珍果):明清贡品,果肉酥脆无渣,2024年“宋家川青梨”通过欧盟有机认证,出口东南亚,种植面积2万亩,亩均收益超万元。 吴堡黄河鱼(生态特产):黄河鲶鱼、鲤鱼古法养殖,2022年“黄河铁锅炖鱼”入选陕西十大主题名宴,县城形成10家鱼庄集群,年接待食客8万人次。 吴堡剪纸(省级非遗):以“黄河虎娃”“石城记忆”为特色,传承人霍如梅作品入藏中国工艺美术馆,2024年非遗工坊带动300名妇女就业,年创汇200万元。 (注:任期数据结合政府公告及人事任免文件,景点特产融合2025年最新文旅统计,历史沿革以《吴堡县志》为据,黄河文化与非遗经济为核心,数据截至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