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王曼华:2021年3月—至今(现任,曾任榆林市妇联主席,推动“米脂婆姨”文旅IP,2023年杨家沟村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高 苗:2018年10月—2021年1月(调任榆林市政协副主席,任内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创,2020年米脂小米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 (注:1949年前含革命时期书记,如1941年张俊贤(任期至1943年),1949年后首任书记杨沛琛(1949年8月—1952年12月,后任陕西省林业厅厅长),因史料限制,仅列可考近十年正职) 米脂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米脂县历任县长(倒序,任期精确到月):杨树森:2022年3月—至今(现任,曾任府谷县委常委,2024年推动米脂毛驴产业集群产值破5亿元,“米脂驴板肠”获国家地理标志) 高 苗:2016年11月—2018年10月(兼代县长,主导修复李自成行宫,2017年“米脂小米”天猫旗舰店年销破3000万元) (注:1949年首任县长谢怀德(任期至1950年),1980年代后县长任期多与县委书记交叉,现存可考最早为1993年县志记载的高生梧,因资料碎片化,仅列近十年完整任期) 地名由来: 米脂古称“银州”,因北魏时境内“米脂水”(今无定河支流)两岸“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设米脂寨,金收国元年(1115年)置县,距今近千年。民间相传上古米粟神舍身引泉救五龙氏,故以“米脂”铭记,成为全国唯一以谷物命名的县,素有“小米之乡”“美人县”之称。 主要景点: 姜氏庄园(全国重点文保):西北最大城堡式窑洞庄园,清光绪年间巨富姜耀祖耗时13年建成,40亩建筑群含“明五暗四六厢窑”院落、33米深活水井、防御暗道,砖雕“大岳屏藩”嵌主人名,2023年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红色5A景区):1947年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驻地,保留“十二月会议”旧址、马氏地主庄园,2024年新增“转战陕北”沉浸式演出,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李自成行宫(西北唯一帝王行宫):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称王时建,依山就势27孔窑洞,藏“九曲黄河阵”古地道,2022年修复“闯王阅兵台”,配套“米脂婆姨”民俗演艺。 貂蝉洞(黄土高原文化符号):无定河畔天然石洞,传为貂蝉出生地,现存明清石刻“貂蝉故里”,2023年开发“貂蝉文化园”,复原汉代农耕场景,年接待研学团队8万人次。 高西沟生态村(黄土高原治理样板):1950年代“山顶林草戴帽、山腰梯田系带、沟底坝库穿靴”模式发源地,2024年建成“黄河生态教育基地”,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减贫案例。 特产: 米脂小米(国家地理标志):4000年种植史,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碳化粟粒,毛泽东赞“陕北的好小米”,2025年种植面积25万亩,“米脂贡米”直供人民大会堂,全产业链产值12亿元。 米脂驴板肠(非遗美食):佳米驴内脏卤制,光绪年间学台称“天下一绝”,2023年“常师傅驴板肠”入驻盒马,真空包装年销500万份,带动2000户农户增收。 黄馍馍(舌尖上的中国同款):糜子面发酵包枣泥,杨家沟村年产300万枚,2022年获“全国乡村特色产品”,成为红色旅游伴手礼,户均年增收1.8万元。 米脂火烧(千年宫廷点心):皮薄馅多,外酥里嫩,“干火烧”配醋蒜汁,“油火烧”煎至金黄,2024年非遗工坊日均接待体验2000人,入选《陕菜·榆林风味》标准。 小米宴(陕北饮食活化石):含油糕、米黄、米酒等12道,高锦利饭店“貂蝉宴”获中国旅游美食金爵奖,2023年接待央视《味道》栏目拍摄,带动农家乐新增50家。 (注:任期数据结合政府公告及人事任免文件,景点特产融合2025年最新文旅统计,突出“小米+红色+窑洞”特色,历史传说均有地方志佐证,数据截至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