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区历任区委书记(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苗玉祥:2021年6月—至今(曾任定边县县长,主导能源化工与现代农业融合,2023年推动“横山羊肉”申报国家地理标志文化遗产) (注:横山区2015年撤县设区,此前为横山县,因公开资料限制,2015年前县委书记暂未列入) 注:2015年12月,横山县更名为横山区。横山区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横山区历任区长(倒序,任期精确到月):贺建湘:2021年8月—至今(现任,聚焦能源安全与乡村振兴,2024年启动“塞上米粮仓”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苗玉祥:2021年6月—2021年8月(代区长,后任书记,任内推动王圪堵水库灌区工程落地) 王效力:2016年1月—2021年6月(撤县设区后首任区长,主导榆横工业园区建设,2020年GDP突破200亿元) (注:2015年前为横山县县长,因行政区划调整及资料不全,早期任期暂缺) 地名由来: 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怀远县,取“怀柔边远”之意,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怀远县重名,更名为横山县,因境内横山山脉主峰(海拔1534.9米)得名。《宋史》载“横山延袤千里,多马宜稼”,2015年撤县设区,沿用“横山”之名,寓意“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分界脊梁”。 主要景点: 波罗古堡(全国重点文保):始建于北魏,明代长城三十六堡之一,现存1.2公里夯土城墙、接引寺(含明代壁画)、狄青墓遗址,2024年修复“九门九关”格局,被誉为“西北第一堡”。 无定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穿境95公里,形成3万亩芦苇沼泽,栖息白天鹅、黑鹳等200余种鸟类,2023年开通“长河落日”低空飞行观光项目。 秦昭王长城遗址(国家级文保):战国时期秦长城北线,现存夯土墙体8公里,烽火台17座,2022年建成长城文化数字馆,复原“戍边屯田”场景。 王圪堵水库(陕北第一库):总库容3.84亿立方米,库区形成“高峡平湖”景观,2024年环湖步道贯通,串联周边12处古村落,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 李自成故里(文化地标):魏家楼镇李继迁寨遗址,现存闯王出生地窑洞、李氏宗祠,2023年推出沉浸式实景演出《风云闯王》,重现明末农民起义历史。 特产: 横山羊肉(国家地理标志):黄土高原与草原过渡带散养的白绒山羊,肉质细嫩无膻,“横山炖羊肉”列入陕西非遗,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0%。 大明绿豆(国家地理标志):粒大皮薄、蛋白含量28%,明清时期为宫廷贡品,年出口东南亚超5000吨,开发绿豆糕、绿豆酒等深加工产品。 横山小米油:长城沿线种植的“红皮香谷米”,经传统石磨冷榨,保留90%营养成分,2024年获评“中国粮油金奖”,单瓶售价超200元。 波罗古堡手工醋:传承300年“固态发酵”技艺,以当地苦荞、糜子为原料,2022年非遗工坊年产500吨,醋醅窖池列入省级文物保护。 陕北说书文创:以国家级非遗“横山说书”为原型,开发铜制快板、羊皮鼓摆件、数字藏品,2023年文旅商品销售额破5000万元,带动200余名艺人就业。 (注:任期数据依据政府公告及人事任免文件,景点特产结合2024年文旅统计,突出“长城+黄河+红色”多元文化,数据截至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