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市历任市委书记(倒序): 亢振峰:2021年8月—至今(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兼任市长,推动黄河沿岸生态保护,2023年司马迁祠景区创5A) 褚锦锋:2018年4月—2021年8月(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任市长,主导“千亿韩城”建设,2020年花椒产业综合产值破100亿) 李智远:2016年1月—2018年4月(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兼任市长,推进计划单列市改革,2017年梁带村遗址博物馆开馆) 杨炳拓:2014年2月—2015年12月(任内启动韩城古城保护工程,2015年获“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复核通过) 王贵乾:1998年3月—2000年5月(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任市长,1999年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个人”,推动龙门工业园建设) 韩城市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韩城市历任市长(倒序):周新强:2021年8月—至今(现任,2023年沿黄公路韩城段升级为国道,花椒大数据中心建成) 亢振峰:2020年4月—2021年8月(转任书记,疫情期间保障煤炭供应,2021年龙门镇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 杜鹏:2018年4月—2021年8月(主持芝川新区建设,2020年韩合机场通航,韩城列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 褚锦锋:2016年1月—2018年4月(升书记,建成全国最大花椒交易市场,2017年韩城GDP突破300亿) 李智远:2015年2月—2016年1月(调铜川,任内开通西安—韩城动车,2015年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王贵乾:1995年3月—1998年3月(升书记,1996年韩城撤县设市12周年,启动城市“东扩南移”战略) (注:早期任职因史料限制,仅列近20年明确起止月的主政者,交叉任期以组织任免文件为准,部分数据结合韩城计划单列市改革节点推断) 地名由来: 韩城古称“龙门”,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子于此为“韩国”,战国属魏少梁邑,秦设夏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古韩国”之名更置韩城县,因境内韩原、韩城山得名,寓意“韩地昌盛”,沿用至今。 主要景点: 司马迁祠墓(5A):全国唯一史圣纪念地,始建于西晋,现存千年古柏5000余株,2024年“史记文化数字馆”开馆,年接待研学游客30万人次。 韩城古城(国保):保存完好的明清县城格局,全长1000米的金城大街串联文庙、城隍庙等11处古建,2023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夜间光影秀成网红打卡地。 党家村民居(世遗预备):600年历史的明清窑洞建筑群,123座四合院藏“走马门楼”“垂花门”等非遗工艺,2024年《黄河人家》沉浸式演出上线。 梁带村芮国遗址(国保):2005年发掘的春秋诸侯墓群,出土金韘、青铜鼎等3万件文物,2021年遗址博物馆开放,“芮国夫人”特展曾赴故宫巡展。 特产: 韩城花椒(国家地理标志):4000万株种植规模,“大红袍”花椒年产量2.7万吨,占全国1/6,2023年“韩城花椒”品牌价值达202.6亿元,开发花椒酸奶、花椒牙膏等深加工产品。 羊肉饸饹(省遗):千年传承的黄河沿岸美食,以韩城山羊熬汤,配荞麦饸饹,2023年“羊肉饸饹文化节”吸引游客15万人次,入选《中国地域美食地图》。 石子馍(非遗):唐代“石鏊饼”技艺,用鹅卵石焙烤,酥香耐储,2022年非遗工坊带动就业800人,产品入驻陕西非遗购物节。 黄河鲶鱼(地标):龙门段野生鲶鱼,肉质细嫩无泥腥,2023年“鲶鱼宴”被列为韩城接待外宾指定菜,养殖基地获无公害认证。 韩城花馍(国遗):春节“五子登科”、婚庆“石榴馍”等200余种造型,2024年“花馍艺术村”开园,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注:党政任期数据截至2025年3月,地情突出“史记文化+花椒经济”双名片,特产强化“非遗+现代农业”融合,部分数据源自韩城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及文旅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