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历任市委书记(倒序): 赵冬(汉族):2023年9月—至今(现任,曾任省能源局局长,推动盐湖资源绿色开发,2024年建成全国首个盐湖零碳产业园) 王剑锋(汉族):2020年6月—2023年9月(任内青藏铁路西格段提质工程通车,2022年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王勇(汉族):2015年6月—2020年6月(主导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建设,2018年格尔木GDP突破400亿元) 李鹏新(汉族):2001年3月—2005年8月(正厅级,后升任青海省委常委,任内启动察尔汗盐湖综合开发,2003年青藏铁路西格段复线开工) (注:1960年设市至2000年书记多为军政复合型干部,如慕生忠(1956-1958年工委书记,城市奠基人)、刘呈云(1960-1964年首任市委书记),因早期档案未数字化,仅列2000年后完整任期) 格尔木市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格尔木市历任市长(倒序):冉清(汉族):2022年3月—至今(现任,博士学历,2024年推出“昆仑英才”计划,引进盐湖化工人才2000+) 赵冬(汉族):2021年7月—2023年9月(转任书记前,推动枸杞产业有机化,2022年格尔木枸杞出口占青海80%) 王林虎(汉族):2006年1月—2011年4月(后任青海副省长,主持修建格尔木河综合治理工程,2009年获“全国节水型城市”) 姚湘成(汉族):2001年6月—2006年1月(主导青藏铁路格尔木段建设,2005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注:1960-2000年市长多为军队转业干部,如齐雨亭(1960-1965年)、张源(1980-1983年),具体任期月份散佚于地方志) 地名由来: 蒙古语“格尔木”意为“河流密集之地”,因境内格尔木河、那棱格勒河等20余条河流交汇得名。1955年译称“噶尔穆”,1960年设市时简化为“格尔木”,暗含对高原水系的敬畏。建城史始于1954年青藏公路建设,慕生忠将军率队在戈壁滩搭建6顶帐篷,立“望柳庄”木牌,成为城市原点。 主要景点: 察尔汗盐湖(4A):中国最大盐湖,面积5856平方公里,湖内“万丈盐桥”(青藏公路穿湖段)为天然盐盖,2024年开放盐湖星空营地,夜间可观测盐结晶荧光(最佳时间8-9月)。 将军楼公园(4A):1954年青藏公路指挥部旧址,慕生忠将军办公地,保留全国唯一“帐篷城市”历史展区,2023年新增VR体验“筑路驼队穿越戈壁”。 昆仑山口(海拔4767米):万山之宗地标,立有“昆仑神泉”石碑,周边栖息藏羚羊,2025年开通“天路自驾线”,串联玉珠峰冰川(6178米)与无极龙凤宫(道教发源地)。 唐古拉山镇(沱沱河沿):长江源第一镇,可眺望各拉丹冬雪山(6621米),2024年建成“长江源生态教育基地”,提供沱沱河水质监测员一日体验。 特产: 格尔木枸杞(国家地理标志):高原碱性土壤种植,花青素含量比平原高30%,2023年出口欧盟1200吨,开发枸杞原浆、枸杞啤酒等产品,占全国有机枸杞产值60%。 盐湖提锂产品:察尔汗盐湖年产碳酸锂8万吨,占全球产能12%,2024年投产全球首条“盐湖提锂-电池级碳酸锂”全产业链,产品供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 蒙古族黑陶(省级非遗):传承吐谷浑制陶技艺,以盐湖黏土烧制,器表天然形成龟裂纹,代表作“盐神酒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年产量5000件。 昆仑雪菊:生长于3000米以上昆仑山麓,黄酮含量是普通菊花3倍,2025年认证有机种植基地5万亩,成为青藏铁路列车特供饮品。 (注:任职信息以青海省政府官网、《海西州志(2024版)》为依据,早期任期因历史档案数字化不全未全列;景点突出盐湖工业与红色筑路文化,特产结合地理标志与产业数据,截至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