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多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郭凤辉(汉族):2024年10月—至今(“85后”干部,曾任班玛县委副书记,主抓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推动黄河源国家公园建设) (注:1957年建县至2024年间书记仅存名录,如首任书记李书茂(1957-1959,军队干部兼任),2000年后可考信息:多吉南杰(藏族,2006.07-2010.04,后任玛沁县委书记),早期任期月份不详,2021年前档案缺失) 玛多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玛多县历任县长(倒序):仁青措(藏族):2024年12月—至今(曾任共青团果洛州委书记,推动“生态+文旅”融合,2025年启动黄河源牧旅研学项目) 索南却旦(藏族):2021年3月—2024年12月(主导完成人口小县机构改革,2023年玛多获评“省级文明城市”) 多吉南杰(藏族):2003年4月—2006年7月(任内推进草场“四配套”建设,奠定现代畜牧业基础) (注:1957-2003年县长多为部落头人或军队干部,如首任县长扎西尖措(1957-1959),具体任期无详细记录) 地名由来: 藏语“玛多”意为“黄河源头”,因地处黄河发源地得名。古为西羌游牧地,唐属吐蕃,明清属和硕特蒙古,1957年析达日、甘德部分区域置县,成为守护“中华水塔”的核心县域。 主要景点: 扎陵湖·鄂陵湖(黄河源头姊妹湖):海拔4268米,黄河流经的第一对高原淡水湖,藏语称“白色长湖”与“蓝色长湖”,湖间牛头碑(海拔4610米)为黄河源地标,2023年纳入国家公园特许经营,限定每日200人环湖徒步。 星宿海(黄河源头湿地):4000余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夏季花海与水鸟共生,《水经注》称“星宿海”,2025年开通无人机观景平台,俯瞰“千湖之县”真容。 格萨尔赛马场遗址:传说格萨尔王12岁赛马称王之地,现存煨桑台与玛尼堆,每年7月举办“黄河源格萨尔文化旅游节”,展示马背藏戏、传统赛马。 黄河源大峡谷:玛查理镇段黄河切割出的V型峡谷,崖壁刻有千年岩画,2024年发现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遗址(距今1.2万年),现为考古研学基地。 特产: 黄河源牦牛(国家地理标志):4500米以上草场散养,牦牛奶制成的“河源酸奶”获欧盟有机认证,2025年建成全国首个牦牛基因库,活体出口中亚。 藏式黑陶(非遗技艺):扎陵湖乡祖传工艺,以黄河沉积土烧制,耐高温抗腐蚀,代表作“河源双鱼壶”被故宫收藏,带动150户牧民年均增收3万元。 冬虫夏草(雪域软黄金):巴颜喀拉山南麓特产,虫体饱满、草头短壮,2024年实现数字化溯源,鲜草均价200元/根,占青海产量的15%。 黄河石艺:利用黄河源头奇石创作的浮雕画,2023年非遗传承人扎西才让创新“星宿海”系列,单幅最高售价12万元,成为文旅伴手礼名片。 高原矿泉水:尕泽错天然涌泉,含锂、偏硅酸等微量元素,“玛多冰泉”直供青藏铁路,2025年产能达30万吨,年产值突破2亿元。 (注:任职信息以可考档案为限,1980年前因历史资料缺失未详;景点突出生态与文化融合,特产结合地理标志与非遗,数据截至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