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日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詹玉平(汉族):2022年4月—至今(现任果洛州委常委,推动黄河生态治理,2024年建成全国首个格萨尔文化数字产业园) 牛得海(土族):2019年1月—2022年4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任内脱贫摘帽,首创“生态管护+技能培训”模式,2021年牧民人均收入突破1.2万元) 武伟(满族):2013年2月—2018年7月(因违纪被查,任期内启动黄河源生态修复工程,2015年划定120万亩禁牧区) (注:1955年县委成立至2013年间书记仅存名录,如首任书记李书茂(1955-1958),早期多为军队干部兼任,具体月份不可考) 达日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达日县历任县长(倒序):索南嘉曲(藏族):2021年7月—至今(现任县委副书记,推行“牦牛保险+托管”模式,2024年有机畜牧业产值占比达65%) (注:2021年前县长信息缺失,据历史沿革,1954年建县首任县长由部落头人贡保扎西担任,1980年代后多为藏族干部,如1984年县长华青太,具体任期无详细记录) 地名由来: 藏语“达日”意为“水草丰美之地”,因穿境而过的达日河得名。秦汉属西羌,唐归吐蕃,1954年建县时取“达日河滋养的吉祥之地”之意,地处黄河源头第二县,历史上是川甘青交界的游牧要地。 主要景点: 狮龙宫殿(格萨尔文化圣地):传说格萨尔王征战时的行宫遗址,现存40米高煨桑台、300米史诗浮雕墙,2023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年接待朝圣游客10万人次。 黄河官仓峡(青海最美峡谷):340公里黄河穿境段最险处,峡谷落差280米,沿岸丹霞地貌与经幡群交织,2024年开通“黄河第一漂”项目,夏季日均接待800人。 查朗寺(千年古刹):始建于1345年,藏有《甘珠尔》孤本、明代鎏金佛像,寺后“格萨尔修行洞”传为史诗诞生地,2021年列入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和平解放纪念碑:1952年果洛首面五星红旗升起地,碑刻记载12部落归附史实,现为青海红色教育基地,年研学团队超200批次。 特产: 达日牦牛(国家地理标志):高原放牧4年以上,肉质纤维细腻,2025年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牦牛酸奶、风干肉线上销售额破5000万元。 冬虫夏草(雪域软金):巴颜喀拉山4000米以上草甸特产,单根平均2.8克,2024年推行“虫草溯源码”,高端礼盒装单价1.2万元/斤。 果洛蕨麻(人参果):黄河沿岸富硒土壤种植,含糖量超普通蕨麻40%,开发即食果脯、营养代餐粉,年产值2500万元。 藏式手工艺品:查朗寺唐卡、红科部落编织腰带,2023年非遗工坊带动500户牧民增收,“达日藏绣”获文旅部文创大赛银奖。 中藏药材:玛柯河谷盛产秦艽、羌活,2024年建成青海最大高原药材初加工基地,年处理量3000吨,供应全国200家药企。 (注:任职信息以可考档案为限,2021年前县长因历史资料缺失未详;景点突出格萨尔文化与黄河生态,特产结合非遗与现代产业,数据截至20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