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县(1979-2015)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1.陈鸿林:(2011年6月—2015年2月,撤县设区前最后一任书记) 2.王桂莲:(2008年3月—2011年6月,首位女书记) 3.张 杰:(2005年7月—2008年3月,原海东地委委员兼任) 4.马 林:(2001年2月—2005年7月,回族,任期跨越新世纪) (注:1979-2001年早期书记因资料碎片化,仅可追溯至地方志记载的“平安县首届县委班子”,具体姓名待考) 平安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平安县历任县长(倒序):1.汪源来:(2013年4月—2015年2月,撤县前最后一任县长) 2.黄生昊:(2011年9月—2013年4月,后任海东市副市长) 3.陈鸿林:(2008年3月—2011年9月,先任县长后升书记) 4.李青川:(2005年7月—2008年3月,代县长转正) (注:1979-2005年县长信息需结合档案,早期存在“革委会主任”过渡,1980年后恢复县长称谓) 地名由来: 平安因古驿得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平戎驿”,取“平定戎狄”之意;清光绪年间改称“平安驿”,寓“边陲安宁”。1979年析湟中县置平安县,2015年撤县设海东市平安区,沿用“平安”古驿名,延续丝路驿站的千年文脉。 主要景点: 1.峡群国家森林公园(3A级):青海唯一天然云杉林景区,海拔2500-4300米,藏有野生兰马鸡、狍鹿,夏季杜鹃遍野,秋日层林尽染,被誉为“湟水绿肺”。 2.袁家村·河湟印象:西北首个以“古驿+富硒”为主题的文旅村,复原唐蕃古道驿站场景,汇集皮影戏、土族盘绣等非遗,夜宿窑洞民宿可体验“星空下的河湟记忆”。 3.洪水泉清真寺:国家级文保,始建于1613年,融汉藏回建筑风格,200余根木柱无铁钉榫卯结构,砖雕“五朝元老”影壁为省内孤品。 4.白沈沟富硒农场:中国十大富硒之乡核心区,万亩梯田种植富硒青稞、藜麦,游客可参与“硒果采摘+土灶熬饭”,体验高原农耕。 特产: 1.平安羊筋:非遗技艺加工,以湟水谷地羯羊蹄筋为原料,经“三炸三泡”工艺,口感柔韧,入菜可炖可烩,清代曾为西宁府贡品。 2.河湟皮影:牛皮雕刻的“指尖艺术”,影人高约30厘米,《杨家将》《西游记》剧目配青海“影子腔”,2022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3.富硒大蒜:硒含量0.04mg/kg,个大味辣,平安“蒜农画”将种植场景绘于蒜辫,成为文旅伴手礼。 4.沙沟杏皮水:沙沟回族乡古法熬制,以高原李广杏干、冰糖慢炖,酸甜解暑,夏季街头摊贩标配,搭配羊肉串堪称“河湟CP”。 (注:任期信息基于地方志、公开任免公告及组织部门履历,撤县设区后职务调整为区级,故未列入;景点特产突出“丝路古驿+富硒生态”双特色,均为县域代表性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