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县长+现任领导班子

级别:正处级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张思佳 2021年11月—至今(现任,曾任天水市麦积区委副书记,推动关山文旅融合与肉牛产业升级)
刘长江 2009年7月—2016年8月(因违纪被查,任内主导马家塬遗址保护开发,2017年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获刑)
马正录 1997年10月—2001年4月(升任天水市副市长,首创“东繁西育”肉牛产业模式,奠定张家川“陇上牛县”基础)
(注:2001—2009年期间历任因公开资料有限暂缺,需地方志补充)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历任县长(倒序)
马创成 2021年11月—至今(现任,回族,农业经济专家,推进“张家川红花牛”地理标志产业化,2023年牛肉产值突破12亿元)
李肖锋 2016年11月—2021年11月(转任天水市水务局局长,建成全国首个县级肉牛大数据平台)
马中奇 2011年9月—2016年11月(回族,推动回乡风情园4A级景区创建,完成张棉驿乡易地搬迁工程)
马正录 1995年11月—1997年10月(后任书记,主持修建张川至陇县跨省公路,结束无国道历史)
(注:1995年前历任县长因建县初期档案散佚,仅可考1953年首任县长李凤梧等,需民族宗教史料佐证)
地名由来
张家川古称“阿阳”,因西汉陇县(治今张家川镇)为丝绸之路关陇古道要冲。1953年析清水、秦安等县37乡置张家川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县),以境内张川镇(明代“张川堡”)为名,寓意“张姓聚居、川塬交汇”,融合回汉文化的“关陇锁钥”特质。
主要景点
1.马家塬战国墓群(国保):2006年十大考古发现,出土36辆“车舆金饰”豪华马车,印证秦戎文化交融,2021年建成国内首座车舆主题博物馆,现存战国金虎、玻璃珠等2000余件文物,2023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关山云凤山(4A):海拔2659米,集森林、草甸、瀑布于一体,隋代正觉寺遗址、太极八卦石(直径8米天然岩画)为核心景观,夏季日均气温22℃,2024年开通“云凤天路”自驾环线,年接待避暑游客20万人次。
3.回乡风情园(4A):西北首个回族文化主题公园,含回族博物馆、礼拜大殿、民俗广场,《花儿》非遗展演常态化,2023年“开斋节”接待游客15万人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4.圪垯川遗址(新石器时代):渭河上游罕见保存完整的仰韶文化聚落,出土彩陶“双唇口尖底瓶”等千件文物,2022年发现6000年前粮仓遗迹,实证陇右最早粟作农业,列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项目。
5.宣化岗拱北(宗教圣地):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学派圣地,始建于1893年,现存八卦墓庐、藏经楼,砖雕“葡萄串”“石榴花”工艺精湛,2023年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特产
1.张家川红花牛(国家地理标志):红白花色肉牛,氨基酸总量14.4g/100g,2024年存栏28万头,“东繁西育”模式覆盖12乡镇,开发牛排、酱牛肉等深加工产品,出口中亚,年产值25亿元。
2.干面锅盔:百年手工工艺,以苦荞、小麦粉混合,炭火慢烤12小时,外脆内韧,2022年列入“甘味”农产品,非遗作坊日销3000个,成为“关山旅游伴手礼”代表。
3.乌龙头(山野菜):野生楤木嫩芽,含17种氨基酸,刘堡镇反季节大棚种植,年产500吨,开发冻干菜、腌菜,2023年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
4.罐罐茶:回族传统茶饮,陶罐煮茯茶,配炒米、核桃、油馃,2024年“张家川罐罐茶”入选省级非遗,县城“茶巷子”聚集30家茶馆,日均接待2000人次。
5.清真糕点:蜜馃、酥馓、油香等20余品种,采用胡麻油、土蜂蜜制作,“老马家”等老字号传承五代,2023年线上销售额破5000万元,获评“甘肃十大特色美食”。
(注:任期依据政府公告、人事任免文件及司法文书梳理,部分月份为近似值,最新职务以官方公示为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