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历任县委书记: 彭武学 2021年6月—至今(苗族,现任,主抓文旅融合与生态发展) 杜晓勇 2011年12月—2021年6月(苗族,2019年提名州人大副主任,2021年卸任书记) 泸溪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泸溪县历任县长:符家波 2023年12月—至今(苗族,2023年12月当选,曾任永顺县委副书记) 饶碧宇 2022年8月—2023年11月(土家族,2022年7月任代县长,8月转正,2023年11月卸任) 杜晓勇 2010年1月—2011年12月(苗族,任县长后转任书记,推动椪柑产业规模化) (注:1995年县城迁址前资料散佚,以上为可考近15年完整任期;符家波为现任县长,主抓乡村振兴。) 地名由来: 泸溪古称“卢溪”,因武水出口段称“卢水”、北岸有“卢山”得名。唐武德二年(619年)设卢溪县,治所初在浦市。清顺治六年(1649年)取谐音更名为“泸溪”,沿用至今。县城原驻武溪镇,1995年因五强溪水库建设迁址白沙镇,沅水穿城而过,素有“沅水明珠”之称。 主要景点: 浦市古镇:(国家4A级):湘西四大古镇之一,始建于东汉,现存明清古建筑1500余栋,“窨子屋”群保存完好。辰河高腔(国家级非遗)发源地,每年端午“旱龙舟”表演重现千年楚风,古镇内“吉家祠堂”藏有清代《沅水航运图》。 天桥山景区:(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812米,以“天桥飞瀑”“万亩杜鹃”闻名。徒步登顶需穿越3公里原始次生林,山顶“棋盘岩”相传为吕洞宾下棋处,春季野生樱花铺满崖壁,被称“湘西小武功山”。 沅江风光带:(武水国家湿地公园):沅水泸溪段45公里水路,串联“辛女岩”“箱子岩”等喀斯特地貌。乘船可览“三色水”奇观(沅江清、武水浊、辰水绿),沿岸保留3处清代纤夫栈道,夕阳下“沅江渔火”成摄影打卡地。 岩门古堡寨:(3A级):明代苗疆边墙军事要塞,现存石砌城墙2.3公里,“八字门”“将军墓”遗迹见证“苗汉和亲”历史。寨中百年古树群环绕,农历“三月三”歌会吸引湘黔边区苗民对歌,保留“跳香舞”“椎牛祭”古风。 特产: 泸溪椪柑:(国家地理标志):种植史超300年,果大皮薄、汁多化渣,2022年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品牌”。浦市镇“马王溪村”万亩橘园可体验采摘,橘皮制成的“泸溪陈皮”入药健脾。 浦市铁骨猪:(国家地理标志):湘西特有品种,因蹄质坚硬得名,生长期超10个月,肉质紧实无腥味。传统“血粑鸭”必用铁骨猪肉,泸溪“老字号粉馆”的“猪脚粉”选用秘制铁骨猪脚,汤头熬制12小时。 菊花石雕:(省级非遗):取材沅江流域菊花石,工匠依石纹雕刻“秋菊傲霜”“蟹菊图”,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县城“向氏石艺馆”藏有清代“百菊图”屏风,每朵菊花均含天然花蕊。 辰河高腔茶灯:融合戏曲与茶饮的非遗体验,演员边唱高腔边表演“茶灯十八式”,观众可学唱“姜女调”,搭配泸溪“黄金茶”(唐代贡茶),形成“听戏品茶”沉浸式文化套餐。 苗家织锦背包:以“盘瓠图腾”“辛女纹”为主题,采用“通经断纬”技法,每个背包需20天手工编织。潭溪镇“非遗工坊”推出“亲子织锦课”,游客可定制专属纹样,成为文旅爆款伴手礼。 (注:泸溪以“水文化”串起古镇、山水与民俗,如浦市“早茶+高腔”、沅江“夜航+渔火”,形成“日间观景、夜间品文”的全域旅游模式,特产与非遗深度绑定,展现“沅水千年韵,泸溪一品鲜”的边城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