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澧县历任县委书记、县长+现任领导班子

级别:正处级
澧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王启武:2023年4月—至今(2021年8月任县长,2023年4月接任书记,主导澧阳平原文旅融合,推动城头山遗址申遗)
王兆铭:2021年7月—2023年4月(2017年任县长,2021年转任书记,推进津澧融城,2022年县域GDP破448亿元)
廖可元:2019年4月—2021年7月(从武陵区调任,任期内获评“国家卫生县城”,2020年完成澧水防洪大堤加固)
燕中炎:2004年7月—2007年12月(后任常德市人大副主任,2011年因贪腐获刑,任内启动澧州古城墙修复)
徐万发:2000年12月—2004年6月(后升任常德副市长,主导澧阳平原现代农业开发,2003年建成全国首个县级葡萄标准化基地)
陈彰嘉:1980年代初—1983年6月(澧县本地人,后任常德地委书记,推动澧水流域堤防建设,奠定“鱼米之乡”基础)
(注:更早任期如1960年代:刘清泗:等需地方志补充,暂列近六届)
澧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澧县历任县长(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朱正权:2023年6月—至今(2023年5月任代县长,转正后聚焦“澧品出湖”,2024年葡萄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
王启武:2021年8月—2023年5月(从汉寿调任,建成澧县一中新校区,2022年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王兆铭:2017年1月—2021年7月(主导宜常高铁澧县段落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杨  易:2010年1月—2013年6月(后任鼎城区委书记,任内开通澧县至常德城际公交,2012年获评“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
燕中炎:2001年3月—2004年7月(任内扩建澧县工业园,2003年引进新澧化工,开启芒硝矿深加工)
徐万发:1997年4月—2000年12月(兼县委副书记,1998年抗洪期间加固澧水大堤,保障县城安全)
(注:1990年代前县长如:黄道让:等任期待考,早期数据存佚)
地名由来
澧县因澧水贯穿全境得名,古称“澧州”。西汉初置县,隋开皇九年(589年)设澧阳郡,唐改澧州,民国二年(1913年)定名澧县。《尚书·禹贡》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印证澧水流域4000年文明史,城头山遗址(距今6500年)更被誉为“中华城祖,世界稻源”。
主要景点
1.城头山旅游景区(4A):中国最早城市遗址,含世界最早水稻田、祭坛,2023年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路线,年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
2.澧州古城墙:全国重点文物,现存明清城墙3000米,串联澧浦楼、洗墨池(相传范仲淹洗笔处),2024年获评“湖南十大文旅新地标”。
3.彭头山遗址:8200年前新石器部落,出土世界最早碳化稻,2021年建成考古研学基地,复原原始村落生活场景。
4.天供山森林公园:喀斯特地貌与次生林结合,主峰海拔601米,藏千年银杏、野生红腹角雉,2022年开通“森林步道+星空露营”线路。
特产
1.澧县葡萄(国家地理标志):澧阳平原砂壤土种植,“阳光玫瑰”“夏黑”等品种甜度达20%,2023年种植面积12万亩,产值28亿元,远销粤港澳。
2.澧州米粉:非遗工艺,选用早籼米经18道工序制成,搭配牛骨汤、码子(炖牛肉/牛杂),2021年入选“湖南米粉地图”,县城“黄家铺粉馆”日均接待2000人次。
3.盐井腊肉:岩盐腌制,澧水流域古法烟熏,肉质紧实微咸,2022年获“湖南非遗美食”,衍生腊香肠、腊猪脚等预制菜,年销超5000万元。
4.洞市千张:澧县西北山区手工制作,黄豆经石磨、柴火灶熬煮,豆香浓郁,2023年列入“常德非遗工坊”,成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
5.太青双上绿芽茶:海拔800米以上云雾茶,条索紧细,汤色翠绿,2024年获国际茶博会金奖,茶园融合“茶旅研学”,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8000元。
(注:澧县以“史前文化+澧水风光”为核,2023年旅游收入突破70亿元,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文化百强县”,正打造“世界稻作文明体验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