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刘厚见:2024年5月—至今(现任,推动“花瑶文旅+金银花”融合,2024年启动虎形山5A级景区创建) 刘 军:2021年7月—2024年5月(任内建成隆回高铁站,金银花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元,2023年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王永红:2018年5月—2021年7月(主导魏源故居周边改造,2020年隆回虎形山-花瑶景区晋升国家4A级) 马健强:2016年9月—2018年5月(瑶族,推动S312省道改造,2017年隆回龙牙百合获国家地理标志) 赵湘明:2012年10月—2016年9月(任内完成六都寨水库除险加固,2015年隆回被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 钟义凡:2008年4月—2012年10月(后任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建成隆回文体中心,2011年全县GDP破百亿) (早期书记可追溯至1949年:方明1949年10月—1952年8月为首任县委书记,1968-1977年革委会时期由核心小组长、革委主任代行职权,如李忠政1968年9月—1970年11月) 隆回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隆回县历任县长(倒序) 杨韶辉:2021年10月—至今(现任,主抓G60沪昆高速隆回段扩容,2023年隆回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刘 军:2016年11月—2021年10月(任内开通隆回西站,推动百合深加工,2020年龙牙百合出口额居全国第一) 马健强:2012年12月—2016年10月(代县长2012年11月—12月,瑶族,建成虎形山“花瑶古寨”民宿集群) 周卫臣:2008年5月—2012年4月(推动金石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010年隆回金银花产量占全国60%) 钟义凡:2002年12月—2008年4月(代县长2002年6月—12月,主导修建隆回二桥,2005年滩头年画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 (早期县长:李国香1949年10月—1951年11月为首任县长,1968-1980年革委会时期由革委主任代行,如李云1970年10月—1977年7月) 地名由来 隆回古称“龙回”,源于神话传说:九条龙自九龙山奔海,途中回望故地,遂折返栖息,得名“龙回”。明洪武五年(1372年)设“隆回巡检司”,取“龙回”谐音,寓意“兴隆回旋”,清道光年间定名为隆回。1947年析邵阳县八乡建隆回县,沿用至今。 主要景点 1.虎形山-花瑶景区(国家4A级):全球唯一花瑶聚居地,以“挑花、呜哇山歌、拦门酒”非遗三绝闻名,海拔1300米的崇木凼古寨保留200余栋瑶族吊脚楼,每年“讨僚皈”节庆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 2.魏源故居(全国文保):清代思想家魏源出生地,保存“太极池”“古樟书屋”等遗迹,藏有《海国图志》手稿复刻本,2023年增设“师夷长技”沉浸式体验馆。 3.滩头古镇(中国非遗小镇):全国“年画四大家”之一,保留古法抄纸、年画雕版技艺,年产年画300万张,2024年开放“年画工坊”,游客可体验“一版七色”套印工艺。 4.高洲温泉(天然氡泉):水温53℃,含氡、硫等微量元素,配套花瑶文化主题酒店,2022年获评“湖南十佳温泉”,冬季日均接待量超2000人。 特产 1.隆回金银花(国家地理标志):全国最大原生态基地,年产干花1.2万吨,开发金银花茶、牙膏等40余种产品,2023年“隆回银花”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8.6亿元。 2.龙牙百合(国家地理标志):种植史超300年,鳞片洁白如玉,多糖含量达12%,2022年出口东南亚超5000吨,“龙牙百合干”入选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会伴手礼。 3.滩头手工抄纸(国家级非遗):以嫩竹为原料,经72道工序制成“玉版纸”,韧性可绕指不裂,故宫博物院指定修复用纸,2023年推出“抄纸研学”亲子体验项目。 4.猪血丸子(非遗美食):豆腐、猪血、猪肉揉制,柴火熏制15天,咸香弹牙,2024年“隆回血丸”预制菜生产线投产,年产能5000吨,远销粤港澳。 5.三辣(生姜/辣椒/大蒜):高平生姜纤维少、罗洪辣椒辣度高、北山大蒜富硒,腌制“隆回三味”酱菜入选省级非遗,2023年建成湘中最大辣制品交易市场。 (注:隆回构建“花瑶文化+硒乡物产”全域旅游链,魏源故居旁设“百合宴”体验店,虎形山景区推“金银花宴”,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