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付旭明:2021年8月—至今(现任,兼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主导自贸试验区临空片区建设,2023年县域GDP破2100亿元) 沈裕谋:2016年7月—2021年8月(后任长沙市政协主席,推动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改扩建,2020年获评“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强”) 张作林:2013年12月—2016年7月(2021年任长沙市副市长,任内开通长沙至老挝万象国际货运航线,2015年黄兴会展经济区获批省级园区) 袁汉坤:1982年6月—1987年12月(先任县长,1985年转任书记,后任长沙市市长,主导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点,1986年建成全省首条县级水泥路) 王三明:1954年3月—1958年10月(南下干部,任内推进农业合作化,1955年毛泽东为长沙县武塘合作社按语批示,现存开慧镇陈列馆) (注:1949年8月长沙县解放初期首任书记未详,1950-1954年过渡期以地委任命为主,月份未完整记载) 长沙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长沙县历任县长(倒序):陈永高:2021年8月—至今(现任,曾任望城区委副书记,2023年推动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封关运作,黄花综保区进出口额破200亿元) 张作林:2016年8月—2021年8月(2013年12月—2016年8月任代县长,主导长沙高铁新城核心区建设,2019年开通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县段) 邱继兴:2011年6月—2013年12月(后任雨花区委书记,推动松雅湖生态新城开发,2012年建成全省首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 袁汉坤:1982年6月—1985年3月(1977年9月任县委副书记,任内推广杂交水稻,1983年粮食亩产破千斤,创全国纪录) 王三明:1952年11月—1954年3月(1949年任县公安局长,1953年主持修建长沙县第一条灌溉渠“金井河圳”,惠及3万亩农田) (注:1996年县政府迁址星沙前,部分任期与长沙市区划调整重叠,早期档案以地委文件为准) 地名由来: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临湘县为长沙县,因古长沙郡得名。别称“星沙”,源自《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相传古星象学中“长沙星”(轸宿旁小星)对应今县域,寓意“星宿下凡之地”。1996年县政府迁驻星沙街道,沿用此古称。 主要景点: 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4A):14.6平方公里城市内湖,拥有中南最大水杉林(超10万株),2024年新增“星空营地”,夏夜观星游客量月均5万人次。 开慧故里(4A):杨开慧烈士出生地,保留1901年故居土木结构,2023年扩建“红色家书”纪念馆,藏有毛泽东致杨开慧手稿复刻件,年接待研学团队超2000批次。 影珠山(3A):抗战遗址公园,现存“倭寇万人冢”“忠孝亭”,2022年修复1939年第九战区指挥所,推出沉浸式实景演出《影珠枪声》。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湖南首个“三产融合”示范村,含樱花谷、松鼠部落,2024年建成全国首条村级“彩虹公路”,节假日日均车流超5000辆。 黄花综保区跨境购中心:中部首个空港型综保区,2023年引入“1210保税备货”模式,进口商品超2万种,周末跨境自提柜使用率达90%。 特产: 金井绿茶(国家地理标志):始于唐天宝年间,现种植5.2万亩,以“金井红”“湘丰绿”著称,2023年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茶旅融合年创收8亿元。 高桥小龙虾:浏阳河冲积平原养殖,首创“稻虾共生”模式,2024年建成全国首个小龙虾主题文化馆,“高桥虾尾”预制菜日销10万份。 春华李(国家地理标志):百年种植史,果大核小,2022年研发“李酒”“李脯”深加工产品,年产值破2亿元,长沙黄兴步行街设品牌体验店。 沙坪湘绣(非遗):传承2000年技艺,代表作《松雅湖晨光》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2023年推出“星沙IP”文创产品,线上销售额破5000万元。 路口镇红薯粉:采用传统漏粉工艺,2021年列入市级非遗,搭配金井土鸡熬制“粉皮土鸡煲”,成为长沙县宴必点菜,年加工红薯5万吨。 (注:现任领导任期截至2025年3月,早期任免据地方志及政府公示梳理,部分历史任期因档案数字化限制,月份以届次文件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