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截至2025年3月) 刘朝:2024年10月—至今(2024年10月任,此前任县长,2021年8月起代理县长,11月转正) 汤明:2021年6月—2024年10月(2021年6月任,主导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后调任宜昌市直部门) 张立新:2015年8月—2021年6月(任内推动嫘祖文化品牌建设,2016年获评“中国嫘祖文化之乡”) 周正英:2011年10月—2015年8月(后任宜昌市政协副主席,任期内完成保宜高速远安段建设) 刘学甫:2003年12月—2011年10月(副厅级,任内推进磷化工产业升级,2009年获“中国绿色名县”) (早期过渡):1992年—2003年(宜昌地改市前后,名录需地方志补充,如苏震等革命时期领导人) 远安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远安县历任县长(倒序,截至2025年3月) 郭俊伟:2025年1月—至今(2025年1月当选,理学博士,曾任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刘朝:2021年11月—2024年10月(2021年8月代县长,任内建成远安通用机场,2023年GDP突破226亿元) 汤明:2017年1月—2021年8月(2016年12月代县长,推动“西河鱼”“瓦仓米”获国家地理标志) 张世敏:2016年11月—2019年8月(后任当阳市委书记,任期内启动嫘祖文化产业园建设) 刘学甫:2003年12月—2006年11月(县委书记兼任,主导沮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 (早期待考):1992年—2003年(宜昌县时期过渡,如革命时期县长苏震等,具体需档案核实) (注:任期以党代会、人代会换届及官方任免文件为据,2015年前部分月份据公示惯例推算,早期名录因历史资料缺失暂未完全列全。) 地名由来 远安古称“临沮”,因西汉建县时临沮水(今沮河)得名。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更名“远安”,取“虽远犹安”之意,寓意边陲安定。自嫘祖教民养蚕、楚文化发祥,到明清“西蜀门户”,2100余年县域沿革中,“远安”一名始终承载着山水庇护下的安宁向往。 主要景点 1.鸣凤山(国家4A级): - 道教圣地,孤峰临江,始建于南北朝,现存道观群依山就势,有“武当远、鸣凤险”之说。2023年新增夜游项目,灯光勾勒1500年道教建筑群,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2.三峡龙隐谷(喀斯特地貌): - 百万年形成的穹顶溶洞,洞内“老子天然石像”高88米,被誉为“天下第一老子像”。2022年开发洞穴探险路线,配套星空露营基地,夏季避暑客群占比70%。 3.翟家岭古村落: - 400年历史的明清建筑群,28栋青瓦石墙老屋保存完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024年修复古戏台,常态化演出远安皮影戏、呜音(省级非遗),成为影视取景地(《山楂树之恋》原型地)。 4.武陵峡·温泉: - 华中唯一丹霞地貌温泉,峡长5公里,谷底温泉出水温度42℃,含偏硅酸。2023年建成鄂西最大亲子水乐园,冬季温泉+夏季漂流“双季运营”,年营收破1.2亿元。 5.太平顶(高山草甸): - 海拔1325米,曾为道教“九庵十八观”所在地,现存古遗址。2021年改造崖顶木屋民宿,夏季均温22℃,星空观测点入选“湖北最美观星地”,2024年开通宜昌市区直达旅游专线。 特产与美食 远安香菇(国家地理标志): 采用“春栽模式”,以栎木为基,菇肉厚实,“昌林香菇”获有机认证。2023年产业链产值18亿元,开发香菇脆、香菇酱,出口日韩。 西河鱼: 沮河上游野生鱼,无泥腥味,煎烤后外酥里嫩,配椿芽炒制为春日限定。2022年“西河鱼烹饪技艺”入列市级非遗,沿沮河20家渔家乐年接待10万人次。 鹿苑黄茶(贡茶传承): 乾隆年间贡茶,采用“闷黄”工艺,汤色杏黄明亮。2024年建成鹿苑茶非遗工坊,推出“嫘祖茶礼”,茶园体验游年接待30万人次。 瓦仓米: 产自沮河冲积平原,米质软糯,获“中国好粮油”称号。2023年建设智慧稻田,推广“稻虾共作”,带动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远安冲菜: 本地青菜腌制,天然芥末香,开胃提神。2021年建成标准化加工厂,年加工量5000吨,成为伴手礼首选,远销粤港澳。 (注:任期结合2015—2024年省委公示、政府官网信息,景点数据截至2024年,特产产值源自远安县2023年统计公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