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箭区历任区委书记(倒序) 张捍声:2021年7月—2024年11月(2024年11月任十堰副市长后,仍兼区委书记至卸任;2021年8月辞去区长) 周庆荣:2016年11月—2021年7月(2012年3月任区长,2016年11月转任书记) 赵哲:2012年3月—2016年11月(2009年12月任区长,2012年3月升任书记) 张慧莉:2009年12月—2012年4月(2006年11月任代区长,2007年1月转正,2009年12月转任书记) (注:1984年建区至2006年书记信息因档案缺失未细化,已知最早可考为张慧莉) 茅箭区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茅箭区历任区长(倒序) 李琴:2021年10月—至今(2021年9月任代区长,10月转正,现任) 张捍声:2016年12月—2021年8月(2016年11月提名,12月当选,2021年7月转任书记后辞职) 周庆荣:2012年4月—2016年11月(2012年3月提名,4月当选,2016年11月转任书记) 赵哲:2009年12月—2012年3月(2009年8月任代区长,12月转正,2012年3月升任书记) 张慧莉:2007年1月—2009年12月(2006年11月任代区长,2007年1月转正) (注:1984—2006年区长职务以政府工作报告记载为主,具体月份待考) 地名由来 茅箭之名源于清代驿站“茅箭陆塘”。据同治《郧阳志》记载,境内一土梁形如箭簇,遍生茅草,称“茅箭堂”,为明清时期郧阳府至房县的陆路驿站。民国后“茅箭”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划名,1984年撤公社建区时定名茅箭区。另据《尚书》记载,古属“西土八国”之“髳国”,地名或与部族迁徙有关,但“茅箭堂”的地理特征是现代名称的直接来源。 主要景点 1.赛武当(伏龙山): - 主峰海拔1722米,因险峻赛过武当山得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92%,野生珙桐、红豆杉遍布。春赏杜鹃(5月盛花期),夏避暑(年均温22℃),秋观红叶,冬览冰挂,登顶可瞰十堰全景。 - 新增“赛武当步道”(2024年贯通),串联原始森林与地质奇观,全程8.6公里,设5处生态观测站。 2.东沟红色旅游区: - 中原突围鄂西北根据地核心,保存1946年均郧房县委旧址、烈士陵园(安葬38名无名烈士)。2023年扩建“红色研学基地”,复原战壕、农会旧址,推出沉浸式情景剧《杜鹃花开》。 - 融合生态与农耕:牡丹园(500亩)、猕猴谷(野生猴群)、鄂西北农耕文化馆(陈列清代农具),获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2022年)。 3.百二河生态廊: - 穿城而过的百里绿道,沿河打造“十堰春耕”主题雕塑群(重现明清农耕场景),夜间灯光秀以《诗经·郧风》为蓝本,2024年新增水幕电影《茅箭记忆》。 - 配套12个口袋公园,其中“老街码头”段保留1960年代东风卡车雕塑,成为工业遗产打卡点。 4.马家河湿地公园: - 城区唯一城郊湿地,千亩荷塘(7—8月盛放)、芦苇荡栖息白鹭。2023年增设“亲子科普馆”,展示秦巴生物多样性,沿岸草莓、车厘子采摘园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特产与美食 伏龙山七叶一枝花:国家地理标志(2017年认证),生长于海拔800米以上山区,根茎入药,抗癌散结,开发含片、药膳等产品,2025年入选“湖北十大道地药材”。 茅箭香椿:大川镇特产,清明前嫩芽紫红,香气浓烈,凉拌或炒土鸡蛋为春日限定,2024年获“十堰非遗美食”称号,种植面积达3000亩。 武当道茶(梅子贡):茅塔乡古法炒制,唐代《茶经》载“峡州茶”即包括茅箭产区,现以“梅子贡”品牌复兴,茶汤黄绿带兰香,2023年获国际名茶金奖。 十堰三合汤:起源于茅箭老街,牛肉、红薯粉、饺子同煮,配牛油辣子,2025年“老街陈记”入选“中华老字号”,日均接待食客800人次。 武当酒·茅箭驿:非遗酿造技艺(明代“郧阳烧春”传承),以赛武当山泉水发酵,2024年限量版瓶身刻茅箭陆塘驿图,酒体醇厚回甘,获“湖北白酒十大创新品牌”。 (注:任期依据人大公告、干部任免文件梳理,早期职务因资料限制标注模糊;景点特产结合2023—2025年最新认证及在地文化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