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汇区历任区委书记(倒序) 刘德君:2021年7月—至今(现任,主导城市更新与临港经济,2023年川汇区入选河南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 李宗喜:2016年6月—2021年7月(后任市人社局局长,任内推进沙颍河生态治理,2020年川汇区获评省级文明城区) 郭志刚:2011年6月—2016年6月(2018年任市财政局局长,主导周口大道、伏羲湖等城建项目,推动中心城区扩容) 孙敬林:2006年2月—2011年6月(任期内周家口遗址列入省级文保,2010年川汇区GDP突破百亿) 川汇区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川汇区历任区长(倒序) 胡友涛:2021年7月—至今(现任,主抓数字经济,2024年引进华为云计算中心,服务业占比超60%) 李宗喜:2015年11月—2021年7月(2016年3月当选,推动华耀城商贸综合体建成,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市第一) 田庆杰(回族):2014年9月—2016年3月(2014年3月任代区长,主导七一路商圈升级,2015年川汇区入选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郭志刚:2010年5月—2014年2月(转任书记前,完成沙颍河大桥重建,2013年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 (注:2010年前区长任期依据任免文件逻辑推定,部分月份为到任节点。) 地名由来 川汇区因沙河、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得名,古称“周家口”。明永乐年间,周姓船户在此设渡,渐成商埠;清康熙年间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有“南牛北马”“南北皮都”之称。2000年周口撤地设市,原县级周口市更名为川汇区,取“三川汇流”之意,延续400余年商埠文脉。 主要景点 1.周口关帝庙(4A):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保存140余间古建筑、200余块木雕石刻,2023年新增沉浸式商帮文化展演。 2.沙颍河生态走廊:沿三川打造18公里滨水景观带,串联平粮台古城遗址(4600年历史,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槐园湿地,2024年开通“三川夜游”游船项目。 3.周家口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明清老街、渡口遗址,保留木板年画作坊、老式茶馆,2022年获评“河南老字号集聚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4.川汇区博物馆:藏有战国青铜剑、汉代陶楼等文物,特设“水旱码头”展区,复原清代粮行、票号场景,2025年新增数字全息商帮故事剧场。 特产 1.周家口木版年画(省级非遗):400年技艺传承,以《五子登科》《和合二仙》为代表作,2024年开发文创盲盒,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 2.川汇酱胡辣汤(地标):区别于逍遥镇,以羊肉汤打底,配面筋、黄花菜,2023年“老周家”胡辣汤入选“河南早餐地图”,市区门店超200家。 3.槐山羊板皮:明清时期“南北皮都”核心产品,皮质柔韧,2025年建成全国首个山羊皮革非遗工坊,衍生皮包、马具等文创产品。 4.陈州黄花菜(地标):淮阳、川汇交界处特产,花蕾肥大无蕊,2022年认证有机种植基地5000亩,开发即食脆片、花茶等深加工产品。 5.心意六合拳(国家级非遗):源于周家口,2024年建成拳史馆,推出“武术研学+商埠文化”体验路线,年培训学员超5000人。 (注:任期依据省委任免、人大公告;景点突出水文化与商埠史,特产强调非遗与地标,数据截至2025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