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何振岭:2015年12月—2015年12月(由县长转任,2015年12月调离,实际主政至2015年底) (注:2015年后县委书记任期因公开资料缺失暂未明确,据《虞城县志》可考至2015年;更早可追溯至1947年袁乃训任县委书记,具体月份不详): 何玉东2023.05- 白超2021.09—2023.05 何振岭2012.11 - 张新 虞城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虞城县历任县长(倒序) 王新胜:2023年10月—至今(现任,2023年7月任代县长,10月转正) 何振岭:2008年12月—2015年12月(2012年4月当选县长,2015年12月转任市委职务) 陈 红:2003年6月—2008年12月(任期内推动木兰文化产业发展) 袁乃训:1947年—1949年(早期县委书记兼县长,根据地时期主要负责人) (注:1950—2003年期间县长任期因档案分散,仅列可考信息,以官方任免为准): 孙虎2021.09- 白超2015.11-2021.09 李瑞华2013.03 - 何振岭2009.02 - 2012.11 王清辰2003.09 - 虞城县长的级别:正处级 地名由来 虞城古称“有虞”,源于夏禹封舜子商均于此,号“有虞国”。秦置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定名虞城县,沿用至今。商汤曾在谷熟镇建都,称“南亳”,为商朝发源地之一,故有“古虞旧地,商都之源”之称。 主要景点 1.木兰文化景区:位于营廓镇,为花木兰故里,现存木兰祠、将军坊、花木兰陵园,藏有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2014年扩建为国家4A级景区,每年举办木兰文化节,演绎“替父从军”传说。 2.魏堌堆遗址: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址,出土龙山文化陶器、商代青铜器,现存高8米土台,传为商均墓,2006年列为河南省文保单位,遗址公园展示虞国历史脉络。 3.郭土楼竹海生态村:黄河故道畔的“豫东小江南”,种植雷竹500亩,竹林覆盖率70%,保留明清古宅、古井,2022年入选河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夏季形成“竹影拂云”景观。 4.古王集状元小镇:依托清代状元宋犖故居建设,修复宋氏祠堂、状元桥,展示科举文化,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2020年获评商丘市非遗传承基地。 5.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32公里生态廊道串联石庄水库、响河,栖息白天鹅、灰鹤,沿岸种植千亩油菜花,春季形成“金堤花海”,2021年开通环湖小火车,为豫东生态地标。 特产 1.景家麻花:300年非遗技艺,手工搓制、小磨油煎炸,香酥无渣,康熙年间列为贡品,2021年入选河南老字号,衍生麻辣、蜂蜜等6种口味,年产2000吨,远销全国。 2.虞城酥梨:田庙乡沙地种植,个大核小、汁甜无渣,1999年获“国家优质梨”称号,年产10万吨,9月成熟,配套梨膏、梨干加工,产值超3亿元。 3.惠楼山药:店集乡特产,400年种植史,明代贡品,表皮红润、肉质细腻,生食脆甜,熟食绵香,富含黏蛋白,2019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亩均收益超万元。 4.乔集莲藕:小乔集村“宫廷贡藕”,个大节长、脆嫩无渣,明清时为御膳食材,现发展莲藕深加工,开发藕粉、藕汁,2022年入选商丘非遗,“乔藕宴”成地方名片。 5.虞城荠菜:黄河故道湿地特产,叶片肥厚、纤维丰富,年种植10万亩,形成“种植—速冻—深加工”产业链,年产31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15%,2023年获“中国荠菜之乡”称号。 (注:任期结合纪委监委通报及地方志,景点突出木兰文化、黄河生态,特产侧重非遗与地标产品,时间截至2025年3月。早期领导任期因历史资料限制,仅列可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