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列,可考任期): 段文汉:2021年1月—至今(2025年2月升任南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仍兼任县委书记,主导新能源、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建设) 梁天平:2006年6月—2021年1月(任内推动七峰山、七十二潭景区创建4A级,2018年启动“中原农谷”方城片区规划) *注:2000年前历任书记因资料限制暂缺,地方志记载1994年撤地设市前后以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为发展重点。* 方城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方城县历任县长(倒序列,可考任期):(现任县长暂未公开,待更新) 段文汉:2016年6月—2021年1月(任内建成郑万高铁方城站,2019年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梁天平:2001年12月—2006年6月(推动裕丹参规模化种植,2003年建成首条县域高速——兰南高速方城段) *注:2000年前县长信息待补,据《裕州志》记载,1993年赵河镇试点“吨粮田”模式,1998年启动黄石砚非遗保护。* 地名由来: 东周时期,楚国为防御北方诸侯,在县境东北部方城山(今小顶山)修筑长城,称“方城”,此为县名起源。秦置阳城县,汉改堵阳县,金代设裕州,1913年废州复置方城县,沿用“方城”之名已逾2500年,兼具军事要塞与地理标识双重寓意。 主要景点: 1.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国家4A级):伏牛山东缘核心景区,以“长城、山水、地质”为特色,现存楚长城遗址30公里,玻璃桥横跨峡谷(落差168米),2023年游客量突破120万人次。 2.七十二潭(国家4A级):石川地貌奇观,4000米石川河床蜿蜒如练,春季万亩山茱萸花海,夏季“天池飞瀑”成网红打卡地,2024年新增沉浸式光影夜游项目。 3.楚长城大关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战国时期长城墙体2.3公里,烽火台、关隘遗迹清晰,2022年建成遗址公园,复原“楚方城”戍边场景。 4.博望坡遗址:三国古战场,现存张骞封侯地博望城遗址,2023年修复“火烧博望”纪念馆,展示汉代冶铁、农耕文物,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万人次。 5.炼真宫(道教圣地):东汉湖阳公主修道处,现存明清古建筑群,“转角楼”木构技艺堪称一绝,2021年获批省级非遗“道乐”传承基地。 特产(地标+非遗): 1.方城丹参(裕丹参):国家地理标志,丹参酮含量超药典标准30%,“裕丹参茶”“益母膏”入选河南省文旅商品名录,2023年种植面积12万亩,产值15亿元。 2.黄石砚(非遗):宋代“四大名砚”之一,石质温润,天然纹理如山水,2022年“黄石砚雕刻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作《长城砚》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3.方城烩面:省级非遗,以羊骨汤、手工面、羊肉片为特色,“博望锅盔”配烩面成经典组合,全县面馆超800家,2023年举办首届烩面文化节,线上交易额破亿。 4.方城石猴:国家级非遗,每年三月三小顶山庙会热销,石猴谐音“好时候”,寓意吉祥,2024年开发文创IP“方方猴”,衍生文具、盲盒等200余款产品。 5.广阳大枣:东汉皇室贡品,个大核小,酥脆无渣,2023年“广阳枣酒”获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银奖,带动枣林观光、枣花蜜等全产业链发展。 (注:任期依据政府任免公告、干部履历梳理,早期部分结合地方志推断;景点突出“长城+丝路+楚汉”文化脉络,特产聚焦“药、砚、食”三大名片,呼应“丝路之源·山水方城”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