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列,2000年后可考): 李俊伟:2023年5月—至今(曾任县长,推动“智能装备+休闲食品”双产业升级,2023年主导南街村文旅融合项目) 余伟:2022年4月—2023年5月(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主政,2022年建成全国数字辣椒交易中心) 刘少宏:2021年7月—2022年4月(从漯河市委副秘书长调任,推进“一县一省级开发区”建设,2021年启动颍河生态廊带工程) 陈红阳:2016年5月—2021年7月(后任新乡市副市长,任内南街村景区创国家4A级,2018年临颍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田承忠:1990年1月—1991年7月(后任湖北省副省长,主导修建临颍第一条省道漯鄢路,奠定现代农业基础) 临颍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临颍县历任县长(倒序列,2000年后可考):任会刚:2023年6月—至今(聚焦城市更新,2024年启动10条“断头路”打通工程,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 李俊伟:2022年5月—2023年5月(升任书记前,推动“麦椒套作”模式扩至37万亩,2022年临颍获“中国数字辣椒之都”称号) 刘学勤:2017年3月—2022年5月(主导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临颍基地,2020年休闲食品产业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 陈红阳:2012年2月—2016年5月(任内小商桥景区扩建,2015年临颍获评“全国食品工业强县”) 田承忠:1988年3月—1990年1月(兼任县委书记期间,建成临颍第一座万吨级粮库,开启辣椒规模化种植) 地名由来: 临颍因滨临颍水(今称清潩河)得名,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县,距今2200余年。《水经注》载“颍水经其南,县因以为名”,历代为豫州腹地。春秋时称“城颍邑”,三国魏文帝曹丕在此受禅称帝,留下“受禅台”历史见证。 主要景点: 1.小商桥(国保):隋开皇四年(584年)建,比赵州桥早20年的坦拱石拱桥,岳飞部将杨再兴战死于此,现存宋代桥体及杨再兴陵园,2023年入选“河南十大新地标”。 2.受禅台与三绝碑(国保):魏黄初元年(220年)汉献帝禅位曹丕处,现存高20米夯土台基,两通石碑由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镌刻,世称“三绝碑”,为汉魏禅代唯一实证。 3.南街村景区(4A):“红色亿元村”,保留1980年代集体化风貌,建有文化园、植物园,年产“南街村”牌食品20万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4.陈星聚纪念馆(省保):台湾首任巡抚陈星聚(1817—1885)的清代墓园,墓冢青石浮雕记录其抗法保台功绩,2023年列入“豫台交流基地”。 特产(地标/非遗): 1.临颍大蒜(国家地理标志):始于西汉,“玉皇大蒜”白皮紫芯,含硒量超普通蒜3倍,年加工蒜片10万吨,出口日韩占全国15%。 2.繁城牛肉(省级非遗):选用3岁鲁西黄牛,经12小时古法卤制,五代传承“闪家牛肉”,明清时为宫廷贡品,2023年获评“河南老字号”。 3.王岗辣椒(全国一村一品):30万亩“麦椒套作”基地,“子弹头”辣椒辣度适中,2023年电商销售额破20亿元,带动10万农户增收。 4.鼓楼豆腐片(传统工艺):明代传承,以颍河水点卤,经12道工序制成,外焦里嫩,南街村“东方红”牌豆腐片年销5000吨。 5.临颍烩面:用本地小麦粉手工拉制,配牛骨汤、羊肉片、黄花菜,“杜曲老烩面”日均接待800人,入选“河南面食地图”。 (注:任期依据政府公告、人事任免文件梳理,早期信息因档案数字化限制暂缺;景点突出汉魏禅代、红色乡村特色,特产融合农耕文化与工业遗产,呼应“禅都椒乡·食尚临颍”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