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区历任区委书记(倒序列,2004年撤县设区后): 李新伟:2021年1月—2024年5月(2024年5月调任信阳市副市长,任内推动淞江产业集聚区升级,2023年郾城GDP达291.8亿元) 王迎波:2015年12月—2021年1月(2011年5月任区长,2015年转任书记,主导沙澧河生态景观带建设,2018年获评“河南省宜居宜业城区”) 郾城区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郾城区历任区长(倒序列,2004年撤县设区后):李占宾:2021年4月—至今(2021年1月任代区长,2022年5月连任,法学博士,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落地,2023年食品产业产值突破120亿元) 王迎波:2011年5月—2015年12月(任内建成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4年粮食产量达42万吨) (注:2004—2011年区长随撤县设区调整,早期行政主官信息待考) 地名由来: 郾城区因西周“郾子国”得名,战国属魏,西汉置郾县,隋开皇五年(585年)定名为郾城。2004年撤县设区,取古郾城之名,意为“漯水之北,古郾故地”。境内郝家台遗址证实5000年前龙山文化在此兴盛,北宋“郾城大捷”更让此地闻名史册。 主要景点: 1.郝家台遗址(国保):4500年前龙山文化古城,现存城墙基址、排水系统,出土方格纹陶器,2023年启动考古公园建设,展示中原最早城防体系。 2.彼岸寺石经幢(国保):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建,高12.18米,八棱体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檐角风铃响逾千年,为漯河现存最古老建筑。 3.沙澧河风景区(4A):穿城而过的双河景观带,全长16公里,含107国道彩虹桥、镇河铁牛等景,2023年游客量超200万人次,被誉为“北方漓江”。 4.化身台兴国寺:始建于唐,现存明代大殿,寺内古槐胸围4.6米,传为岳飞插枪所化,每年农历三月三庙会吸引豫南十余万信众。 特产(非遗/地标): 1.双汇火腿(源产郾城):1992年诞生于郾城,现拥有300万吨年产能,“王中王”单品年销超50亿元,带动本地5万余人就业。 2.玉皇大蒜(国家地理标志):新店镇特产,紫皮白肉,辛辣浓郁,种植史超200年,2023年种植面积5万亩,开发蒜片、蒜粉等深加工产品,出口东南亚。 3.心意六合拳(省级非遗):源于明末郾城,以“鸡腿、龙身、熊膀”为特色,传承人郭瑞祥获“中国武术九段”,2024年成立非遗传习所,年培训学员800人。 4.商桥红薯粉条:传统工艺制作,以商桥镇沙质土红薯为原料,经12道工序,2022年入选“河南老字号”,年产5000吨,线上销售额破千万。 5.胡辣汤(北舞渡分支):源自清道光年间,郾城配方以牛骨汤加面筋、木耳、黄花菜,“闪家胡辣汤”传承五代,日均销量3000碗,2023年入选“漯河必吃榜”。 (注:任期依据政府公开任免、人大公告梳理,撤县设区初期信息因档案数字化不全暂缺;景点突出考古与生态,特产结合工业与农耕,呼应“字祖故里·水韵郾城”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