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区历任区委书记: 王进(2019年12月—2025年2月) (此前任区委副书记、区长,2025年2月调任国企,现任空缺待公示) 西工区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西工区历任区长:史千灵(女,2020年5月—至今),2020年1月任代区长,2022年4月连任 王进(2016年7月—2019年12月,后升任书记) 地名由来: 西工区因近代军事遗址得名。1914年,袁世凯在洛阳城西2.5公里处建新式兵营,时称“西工地”,后简称“西工”。1956年设区,沿用此名。兵营现存南北大厅、惜阴书室等建筑,2019年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见证民国至抗战时期历史变迁。 主要景点: 1.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九洲池、应天门):隋唐皇宫核心区,九洲池复原唐代皇家园林,应天门遗址博物馆藏3D灯光秀,重现“天门开,万国来”的盛唐气象。 2.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依托2002年考古发现的“天子驾六”车马坑,原址展示3000年前周天子仪仗,被誉为“东周历史的活字典”。 3.王城公园:洛阳最大综合性公园,始建于1955年,因东周王城遗址而得名,春季牡丹花海、秋季菊展为传统盛事,园内动物园饲养大熊猫等珍稀动物。 4.红山樱桃沟:洛阳近郊生态名片,千亩樱桃园春季赏花、初夏采摘,配套温泉民宿、啤酒音乐节,2023年获评“河南省特色休闲观光园区”。 5.西工兵营旧址:民国军事建筑群,吴佩孚司令部、卫立煌“惜阴书室”等建筑保存完好,20世纪建筑遗产与近代史教育结合的文旅新地标。 特产: 小街锅贴:非遗技艺传承,1958年创于西工小街,月牙形锅贴外焦里嫩,牛肉馅配牛骨汤,2009年入选河南省非遗,日均销售超2万份。 李氏彩塑:第19代传人李明甫扎根西工,以《洛阳水席》《河洛大鼓》等作品还原市井文化,2015年列入省级非遗,彩塑《牡丹仙子》为城市伴手礼代表。 中式皮雕:西工特色手工艺,以洛阳牡丹、青铜器纹样为题材,刀刻皮革呈现浮雕质感,2024年获“中原非遗创新奖”,产品远销日韩。 红山樱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果大味甜,含18种氨基酸,衍生樱桃酒、樱桃酱等深加工产品,樱桃文化节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超500万元。 洛绣(西工汴绣):融合洛阳牡丹与宋绣技艺,代表作《洛阳八景》获202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针一线复刻“千年帝都”文化记忆。 (注:西工区以“古今辉映”为特色,现存6大遗址、47处文保单位,2024年获评“河南省文旅融合示范区”,“夜游九洲池”“晨跑洛浦河”成市民生活新方式,辖区王府井、新都汇等商圈年销售额破200亿元,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都市会客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