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察隅县历任县委书记、县长+现任领导班子

级别:正处级
察隅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杜元文(汉族,2021年6月—至今),任内推动“丙察察”旅游公路升级,2023年全县旅游收入突破4.2亿元(据林芝市文旅局数据)。
扎西平措(藏族,2013年4月—2021年6月),曾任林芝市副市长兼察隅县委书记,主导边境小康村建设,2019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据西藏自治区政府表彰文件)。
(注:2013年前县委书记记录缺失,据藏史资料推测,2000年代主要由昌都地区下派干部兼任,具体名录待考)
察隅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察隅县历任县长(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罗加(藏族,2021年7月—至今),提任县长后推进猕猴桃产业规模化,2023年建成西藏首个有机猕猴桃出口基地(据县政府2024年工作报告)。
杜元文(汉族,2018年12月—2021年6月),任内开通察隅至云南贡山的“滇藏新通道”,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据林芝市统计局公报)。
扎西平措(藏族,2011年5月—2013年4月),从县长升任书记,推动察瓦龙乡红土陶非遗保护,促成首条县城至下察隅镇油路贯通(据《察隅县志(2010—2020)》)。
(注:2011年前县长信息因行政区划调整(1966年更名、1986年划归林芝)存在断层,早期多为桑昂曲宗时期世袭头人,未纳入现代行政序列)
地名由来
“察隅”藏语意为“人居住地”,古称“察瓦冈”。吐蕃时期为边防要地,13世纪元朝设桑昂曲宗(今察隅区域),1960年改设桑昂曲县,1966年更名察隅县,寓意“察人聚居的角落”。据《西藏图考》记载,这里因“气候温润、适宜农耕”成为藏东南最早的定居地之一,僜人、独龙族等原住民在此延续千年渔猎文化。
主要景点
1.阿扎冰川:西藏海拔最低的冰川(2400米),冰舌延伸至原始森林,2024年开通“冰川轻徒步”路线,配备僜人向导讲解“冰川盐道”传说(最佳游览季4—10月)。
2.丙察察线(滇藏新通道):从云南丙中洛到察隅的“最险进藏路”,沿途经怒江峡谷、雾里村,2023年建成观景台12处,设自驾营地提供藏式木屋住宿(5—10月通行)。
3.僜人民俗村(下察隅镇):保留“达让”“格曼”两支僜人部落文化,体验竹编狩猎工具制作、手抓饭宴,2022年非遗工坊开发的僜人藤编获“西藏礼物”金奖(需提前预约)。
4.英雄坡纪念园:纪念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察隅战场,陈列战场遗物与3D全息战役场景,2024年新增“边防战士家书”沉浸式展(免费开放,周一闭馆)。
特产
察隅猕猴桃:西藏唯一规模化种植的猕猴桃,因高海拔、大温差,糖分达18%,2023年获欧盟有机认证,县城“雪域猕园”提供采摘+果酒酿造体验(9—10月成熟期)。
僜人藤编:非遗技艺,用察隅河沿岸藤条编织背篓、餐具,图案含“虎牙纹”“鱼篓纹”,传承人阿旺次仁工作室接受定制(附收藏证书,制作周期15天)。
察瓦龙藏香猪:散养于怒江峡谷的高原猪种,以野生菌根、冰川草为食,腊肉用僜人古法烟熏,2024年推出“峡谷味”礼盒装(配怒江岩盐,保质期6个月)。
察隅绿茶:海拔1800米的亚热带茶园,采用门巴族炒茶工艺,茶汤带兰花香,2022年入选“西藏十大名茶”,竹瓦根镇茶厂提供“采茶—炒茶—品茶”全流程体验。
红土陶(察瓦龙乡):千年土陶技艺,取怒江畔红土烧制,耐高温抗腐蚀,传统“三口锅”(煮茶、熬药、储物)为僜人嫁妆,2023年开发的陶制香炉获文旅部非遗创意奖。
(注:察隅县因“一山有四季”的立体气候,特产多具边境民族特色,2024年边境旅游试验区政策落地后,新增跨境电商通道,特产外销率提升至40%。当地严格保护生态,所有林下采集需持“边境资源采集证”,确保可持续利用。)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