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任期精确到月): 高宝军(汉族,陕西援藏干部,2016年8月—2023年12月),任内推动狮泉河镇城市化与现代农牧业,2018年建成噶尔生态农业产业园,实现蔬菜自给率60%(据2023年阿里地委工作报告)。 (注:2016年前历任书记因边疆地区档案管理未完全公开,现存最早可考为2009年地委委员兼任,1960年建县初期由阿里分工委代管) 噶尔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噶尔县历任县长(倒序,任期精确到月):次仁顿珠(藏族,2023年6月—至今),曾任日土县副县长,主导昆莎机场扩建,2024年开通阿里首条跨境货运航线(据2025年噶尔县政府工作报告)。 扎西次仁(藏族,2021年6月—2023年6月),从札达县调任,完成219国道噶尔段黑化工程,2022年推动热拉红堡遗址抢险加固(据2023年县政府官网)。 长卫东(藏族,2015年5月—2016年10月),后任阿里地区政协副主席,任内迁建狮泉河中学,2016年建成地区首座标准化牦牛育肥基地(据2016年县政府公告)。 (注:1988年县治迁狮泉河前,县长多兼任昆莎乡行政长官,1960—1980年代以藏族“宗本”世袭管理为主,无明确党政分设记录) 地名由来: “噶尔”藏语意为“兵营”,源于1681年蒙藏联军统帅甘丹才旺平定森巴入侵时,在噶尔藏布河谷设立冬(噶尔雅萨)夏(噶尔昆萨)营地,后演变为地名。1960年建县时,取“噶尔”为县名,历史上为象雄文明东缘、吐蕃通往中亚的军事要冲。 主要景点: 1.热拉红堡:(吐蕃遗址):9世纪吉德尼玛衮建堡,现存200米长夯土城墙,出土吐蕃时期银币,2024年发现唐代藏文碑刻,可俯瞰狮泉河峡谷。 2.巴尔沸喷泉:(高原地热奇观):中国最大沸喷泉,汽水柱喷高10米,冬季凝结百米冰塔,2023年纳入西藏地质研学路线,限定每日100人参观。 3.顿久寺:(象泉河源古寺):13世纪宁玛派寺院,主供“多巴释迦牟尼”,寺外“乌龟石”传有疗愈功效,印度香客常至此朝拜(因疫情2020年后暂停印方朝觐)。 4.万岁山标语:(时代印记):1966年用5000块白石英岩镶嵌的“毛主席万岁”,高12米,为阿里地标,夜间灯光秀重现历史场景(2022年升级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特产: 噶尔牦牛酸奶:海拔4300米草场散养牦牛,酸奶含天然乳脂,202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年产300吨,冷链直供拉萨(单罐1kg装售价88元)。 狮泉河奇石:雅丹地貌风蚀石,造型似“藏羚羊”“转经筒”,2023年举办首届奇石文化节,精品拍出15万元,附地质专家鉴定证书。 普兰式藏毯:(非遗技艺):噶尔工匠传承普兰“十字结”技法,羊毛掺骆驼绒,织有冈仁波齐纹,2022年进博会签约尼泊尔订单,年出口2000条。 大棚西瓜:昆莎乡温室种植,昼夜温差20℃,糖度达16%,2024年注册“狮泉红”商标,6—9月上市,供应阿里70%市场(地头价8元/斤)。 边贸铜器:狮泉河市场汇聚尼泊尔铜壶、印度香料,2024年开通中尼跨境电商,“噶尔优选”平台年交易额破2000万元,铜制转经筒为销量冠军。 (注:噶尔县以“兵营文化+地热奇观”为核心,2024年接待游客18万人次,牦牛酸奶和大棚西瓜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边贸经济占GDP比重达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