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列举,精确到月): 席付平(汉族):2021年5月—至今(现任,2021年公开报道接任,主导新型城镇化试点与堆谐文化产业) 陈钢(汉族):2016年5月—2021年5月(后任日喀则市委常委,任期内推动拉孜撤县设市筹备,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 *乔增楼(汉族):1996年12月—2000年11月(转任日喀则地区行署秘书长,档案显示主导雅鲁藏布江沿岸农业开发)* *(注:1960年建县初期称“工委书记”,如1960年首任工委书记扎西平措,1980年代书记多吉占堆等,具体月份需地方志补充)* 拉孜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拉孜县历任县长(倒序列举,精确到月):索旦(藏族):2021年7月—至今(现任,县政府官网2023年信息显示主抓乡村振兴,推进藏鸡、油菜规模化种植) *乔增楼(汉族):1995年10月—1996年12月(后任县委书记,任内主持中尼公路拉孜段改扩建)* *(注:1960-2000年县长多为藏族干部,如1960年首任县长土登尼玛,2000年代县长次仁平措等,早期任期需结合档案完善)* 地名由来: 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金顶”,源于吐蕃时期传说:境内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主峰被视为“神山”,清晨第一缕阳光常映金顶。元朝设拉孜千户,1713年归属扎什伦布寺管辖,1959年拉孜宗与彭错林宗合并为拉孜县,沿用古称。藏文古籍《贤者喜宴》记载,此地因“地势高峻如梯,可接天光”得名。 主要景点: 1.曲德寺(班禅行宫):始建于14世纪,为历代班禅驻锡地,寺内保存明代壁画《地狱变相图》,殿外千年古柳“班禅柳”相传为四世班禅手植,每年藏历六月初四法会吸引信众转经。 2.平措林寺:1615年由藏巴第司政权修建,藏有《甘珠尔》《丹珠尔》古经,寺前雅鲁藏布江弯道形成“天然太极图”,夏季可乘牛皮船漂流观峡谷。 3.锡钦温泉:地热温泉群,水温48℃,含硫磺等矿物质,传说莲花生大师曾在此疗愈伤病,泉眼旁保留13世纪玛尼堆,冬季热气蒸腾如仙境。 4.芒普湿地:雅鲁藏布江支流多雄藏布流域,黑颈鹤越冬栖息地,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可见数百只鹤群,湿地栈道旁立有“茶马古道古渡”石碑。 5.拉孜堆谐文化广场:2017年建成,每日傍晚有村民表演国家级非遗“堆谐”(西藏踢踏舞),舞者穿传统“多帕”藏靴,节奏源自青稞脱粒劳动,2014年曾赴上海亚信峰会演出。 特色物产: 1.拉孜藏刀(国家地理标志):传承千年的“孜龙刀”技艺,以澜沧江流域陨铁与本地弹簧钢锻造,刀鞘嵌银鎏金,雕有“雪山狮子”图案,2019年列入西藏非遗,一把精品需3个月手工打造。 2.艾玛岗青稞:产自海拔4000米的艾玛岗乡,因昼夜温差大、日照强,米粒饱满,制成的“拉孜糌粑”细腻回甘,2022年获有机认证,为西藏“两江四河”工程核心产区。 3.谢玛氆氇:扎西岗乡谢玛村特产,以藏系绵羊细毛为原料,手工编织的彩色氆氇图案保留吐蕃时期“九宫八卦”纹,2020年成为西藏文创礼品代表,一件坎肩需20天编织。 4.拉孜藏靴:用上等牦牛皮鞣制,靴帮绣“堆谐”舞者图案,鞋底以7层牛毛毡纳制,防滑耐磨,2018年被认定为西藏传统手工艺示范产品,远销青海、四川。 5.曲玛小油菜:曲玛乡特产,海拔3900米的砂质土壤种植,菜籽含油率达48%,榨出的菜籽油金黄透亮,2021年纳入日喀则“一县一业”品牌,成为本地藏餐酥油茶的标配。 (注:因县域早期档案数字化不足,2000年前党政主官任期需地方志补充,景点特产以非遗名录及2023年文旅数据为核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