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错那县历任县委书记、县长+现任领导班子

级别:正处级
错那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县建制时期)
巴桑欧珠(藏族,2021年6月—2023年4月,撤县设市前最后一任县委书记,曾任措美县县长,推动勒布沟全域旅游开发,2022年门巴文化生态保护区获批)
许华(汉族,2010年6月—2013年7月,安徽援藏干部,任期内建成错那县首个边境小康村,2013年获评“全国优秀援藏干部”)
格桑多布杰(藏族,1998年12月—2000年9月,兼任县长,主导打通勒布沟至麻麻乡公路,开启门巴族木碗产业化)
(注:1959年建县至1998年多由山南地委干部兼任,早期仅存1965年首任县委书记土登尼玛简略记录)
错那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错那县历任县长(倒序,县建制时期)
布多(藏族,2016年5月—2021年5月,任内推进曲卓木沙棘林保护,2019年错那县获评“中国沙棘之乡”)
格桑多布杰(藏族,1997年11月—1998年12月,民主改革后首位本地县长,1998年完成全县通电工程)
扎西平措(藏族,1960年—1965年,建县初期首任县长,带领群众开垦觉拉乡万亩农田)
(注:1965—1997年县长多为驻军或地委下派,任期记录缺失)
地名由来
错那,藏语意为“湖的前面”,因县城位于高原湖泊拿日雍措(藏语“财富湖”)东北侧得名。《西域同文志》记载,元明时期称“扪磋纳”,意为“旧地滨湖之城”,后演变为错那。吐蕃时期属约茹涅东岱,清代设错那宗,1959年与觉拉谿合并建县,2023年撤县设市,仍保留“湖前圣地”之意。
主要景点
勒布沟(门巴秘境):海拔2100米的亚热带峡谷,门巴族聚居地,保留“一妻多夫”古俗。仓央嘉措行宫遗址、张国华将军前线指挥部旧址见证历史,森木扎原始森林(魔女谷)藏有千年古藤,5月汤乌杜鹃花海绵延10公里,2023年入选“西藏十大网红打卡地”。
曲卓木千年沙棘林:全球海拔最高(4200米)、树龄最久(700—1000年)的野生沙棘群落,3000余亩“活体盆景”沿河谷铺展,冬季挂果似珊瑚,2022年建成沙棘文化主题公园。
拿日雍措(蓝宝石之眼):海拔4900米的高山湖泊,58平方公里湖面倒映雪山,湖心岛栖息黑颈鹤,藏历四月鱼群逆流产卵,形成“半湖清水半湖鱼”奇观。
东章瀑布(熊窝仙境):中印度实控线附近的秘境,30米落差瀑布穿原始森林,传说仙女化熊修炼于此,周边分布温泉、野生天麻,2024年开通“边境生态徒步”专线。
贡日药泉(翼龙谷):门巴族圣地,天然温泉含硫磺,可治皮肤病,岩壁上的翼龙化石、海螺石被奉为神物,夏季松茸采摘季吸引游客体验“门巴猎药”。
特产
勒布木碗(非遗瑰宝):门巴族用喜马拉雅青冈木挖制,内壁涂蜂蜡防漏,绘八吉祥纹,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次仁曲宗的作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卡达藏刀(边地锋刃):卡达乡祖传技艺,刀鞘镶银嵌松石,刀刃经12次淬火,2023年“卡达刀锻造”入选西藏非遗,年产量3000把,远销尼泊尔。
雪域莓茶(高山金汤):海拔3500米以上野生莓茶,黄酮含量超40%,202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错那茶厂年加工20吨,“门巴莓茶”成边境贸易拳头产品。
错那竹编(指尖经纬):门巴族用箭竹编织背篓、灯罩,保留“火烤定形”古法,2024年麻玛乡竹编合作社带动200户增收,产品入驻西藏非遗馆。
藏式石锅(舌尖传承):勒布沟皂石凿制,含20余种矿物质,炖煮藏鸡、松茸风味独特,2023年“勒布石锅宴”获评“西藏十大必吃美食”。
(注:错那以“边境+门巴文化”为核,2023年勒布沟接待游客12万人次,非遗产业年产值破8000万元,“湖前秘境·门巴原乡”成为西藏边境旅游新名片。)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