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美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范和平(汉族,2021年5月—至今,现任,推动哲古草原生态旅游与藏獒产业融合,2023年获评“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县”) 牛堃(汉族,2016年8月—2021年5月,后任山南市发改委主任,任内完成哲古湖环湖公路建设,2019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 熊言松(汉族,2011年10月—2016年8月,后调任安徽滁州市副市长,主导哲古牧人节品牌化,2014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注:1965年建县至2011年前县委书记名录仅存首任书记扎西平措[1965年任职],其余因历史资料缺失待考,早期多由山南地委干部兼任) 措美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措美县历任县长(倒序):邢飞(汉族,2023年10月—至今,现任,首位援藏干部县长,推进“哲古牦牛”地理标志认证,2024年牦牛肉加工产值突破5000万元) 桑旦(藏族,2021年5月—2023年10月,后任山南市乡村振兴局局长,主持建成西藏首个牧区智慧草场监测系统) 巴桑欧珠(藏族,2014年2月—2021年5月,任内争取安徽省援藏资金1.2亿元,建成措美县中学新校区) 次旺(藏族,2011年12月—2014年2月,主导哲古湖生态保护,2013年划定西藏首个牧区野生动物迁徙通道) (注:1965年前县长仅存1959年哲古县临时县长扎西平措,1965年更名措美县后首任县长土登[1965年任职],其余早期名录待考) 地名由来: 措美,藏语意为“湖的下游”,因地处哲古湖(藏语“弯刀湖”)下游得名。据《西藏地名录》记载,元明时期称“哲古宗”,1965年更名措美,源于县域位于哲古湖出水口下游冲积平原,湖水资源滋养了千年牧区文明。民间另传文成公主曾在此地反穿藏袍,衍生“扎扎服饰”非遗,为地名增添人文色彩。 主要景点: 哲古湖(藏南高原蓝宝石):海拔4600米,66平方公里湖面镶嵌于雪山草原间,夏季黑颈鹤、藏野驴栖息,冬季冰封成天然溜冰场,湖东岸保留吐蕃时期“玛尼堆祭祀遗址”,2022年入选西藏生态旅游十佳目的地。 哲古草原(藏南最美牧场):323万亩草场栖息150余种野生动物,每年8月牧人节上演马背竞技、民歌对唱,2023年央视《航拍中国》取景地,草原深处的哲古温泉(43℃硫磺泉)被誉为“牧民的天然药池”。 扎扎服饰村(国家级非遗活态传承):相传文成公主反穿藏袍的灵感发源地,全村200余户家家传承“彩虹氆氇”编织,服饰以不对称衣襟、七彩镶边为特色,2024年建成西藏首座牧区服饰博物馆。 打拉日雪山(海拔6777米):措美最高峰,藏民心中的“神山”,徒步路线串联冰川、杜鹃谷、高山湖泊,登顶可俯瞰哲古湖“弯刀”全貌,2023年开通山南首条高海拔生态徒步线路。 特产: 哲古牦牛(雪域珍品):喝哲古温泉水、吃虫草牧草长大,肉质紧实回甘,202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雅砻物资交流会年销超2000吨,衍生牦牛酸奶、风干肉等20余款产品。 措美藏獒(高原神犬):古堆乡原生品种,肩高80厘米以上,2019年“藏獒之乡”认证,单只种獒最高售价50万元,带动全乡300户牧民增收。 哲古雪莲花(高山仙草):生长于5000米以上雪线,清肝明目、治疗风湿,2022年实现人工驯化种植,制成花茶、精油,年产值突破800万元。 扎扎氆氇(非遗织品):手工编织的羊毛毯,采用“正反双色”技法,图案融入哲古湖纹、藏獒图腾,2023年成为西藏藏博会指定伴手礼,单件最高售价3万元。 乃西苹果(高原红富士):海拔3800米的乃西乡特产,昼夜温差25℃,糖心率达90%,2024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供应拉萨高端商超。 (注:措美县以“草原+非遗”为核,2023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牧业综合产值占GDP的65%,哲古牧人节、扎扎服饰已成为山南文旅名片,“湖下游的牧歌”品牌入选西藏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