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段红丽(女,白族):2021年6月—至今(现任,任内推动“绿色铝谷”建设,2023年鹤庆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新华村入选“全国非遗旅游小镇”) 杨树元(白族):2008年3月—2015年8月(后任大理大学副校长,主导北衙金矿开发,2012年鹤庆财政收入首破5亿元,启动新华村4A级景区创建) 李原(汉族):1983年9月—1988年6月(调任云南省委秘书长,任内推动鹤庆乾酒工业化生产,1985年建成滇西首条县乡柏油路) (注:1980年前县委书记以历史沿革记载为主,1950年首任书记为丁润生,1958年鹤庆与剑川合并期间由丽江地委代管) 鹤庆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鹤庆县历任县长(倒序):张洪军(白族):2021年3月—至今(现任,2023年推进“云鹤古镇”数字化改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鹤庆火腿获“国家地理标志”) 段红丽(女,白族):2017年3月—2021年3月(升任县委书记,任内建成上鹤高速,2020年脱贫攻坚通过国家验收,新华村银器产值突破12亿元) 杨树元(白族):2003年—2008年3月(转任县委书记,主导草海湿地保护,2005年鹤庆被命名为“中国名兰之乡”,马厂当归获国家地理标志) (注:1990年代前县长以届次记录为主,1950年首任县长为杨苏(白族),1960年代曾设革委会主任,具体任期需地方志补充) 地名由来: 鹤庆古称“俄坤”(白语“白鹤一双”),因唐代坝区多沼泽,群鹤栖息得名。元至元八年(1271年)设“鹤庆路”,为官方定名之始。民间传说建城时白鹤落于城楼,象征祥瑞,故又名“鹤拓”。明代《徐霞客游记》载“四山环翠,一水中流,云鹤之乡”,强化了“鹤”与“川”的意象,延续至今。 主要景点: 1.新华村(4A级,银都水乡):千年白族银器村,家家有作坊,“小锤敲过一千年”,2023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村内水网纵横,黑龙谭、月辉寺倒映白族民居,银器博物馆藏唐代“南诏银鎏金佛像”等珍品。 2.云鹤古镇:始建于明代,保留明清街巷格局,云鹤楼(1620年)为滇西现存最高古阁楼,登楼可眺“螺峰野色”古景。南大街老宅群含“三房一照壁”典型民居,2022年修复28处百年马店,重现茶马古道商韵。 3.草海湿地:高原淡水湖,水域16平方公里,候鸟越冬地(11月—3月万只黑颈鹤栖息)。夏日荷花连片,乘小船穿芦苇荡,可至“龙王庙”古戏台听白族大本曲,2024年开通湿地夜游,光影秀再现“鹤拓传说”。 4.马耳山:海拔3958米,杜鹃花海(5—6月)、高山草甸、冰蚀湖“仙湖”构成秘境。徒步至“九十九龙潭”,沿途可见唐代“盐茶马道”遗迹,2023年获批省级自然保护区。 特色物产: 鹤庆乾酒(非遗):始于明代,以大麦、小麦、豌豆制曲,地窖发酵180天,清香型白酒代表,2022年获“云南老字号”,年产5000吨,远销东南亚。 鹤庆火腿:选用本地黑猪后腿,盐渍+松针熏制,肉质红润微咸,切片配鹤庆米糕为宴席标配,2023年出口香港、澳门地区超800吨。 新华银器:国家级非遗,以“九龙壶”“掐丝珐琅”工艺闻名,APEC会议指定礼品,2024年推出“白族扎染银饰”文创,年产值突破20亿元。 马厂当归:老君山海拔2800米种植,根粗味浓,入药补血,2022年认证有机种植基地5000亩,鲜货直供上海、广州高端市场。 猪肝酢:白族传统腌腊,猪肝混合辣椒、花椒、白酒腌制,发酵半年,酸辣鲜香,2023年“云鹤牌”获“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电商销量同比增300%。 (注:鹤庆以“银器+湿地+非遗”为核心,2023年旅游收入突破40亿元,“高原水乡·银都鹤庆”品牌持续擦亮,2024年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