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洱源县历任县委书记、县长+现任领导班子

级别:正处级
洱源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谭利强(汉族):2022年1月—至今(现任,曾任大理州委副秘书长,推动洱海源头生态治理,2024年完成32个村落污水管网改造)
李金灿(白族):2019年6月—2021年11月(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免职,任内主导乔后盐矿遗址保护,2020年启动“洱海源”品牌建设)
(注:2016年前资料需地方志补充,据公开任免文件,2012—2019年县委书记为杨承贤,白族,推动“国家园林县城”创建,2018年获省级生态县称号)
洱源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洱源县历任县长(倒序)
万鹏(汉族):2022年4月—至今(现任,曾任大理市副市长,2023年推进“数字洱源”建设,梅果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
丁洪涛(汉族):2017年2月—2022年3月(调任巍山县委书记,建成滇西最大乳制品加工基地,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
李海星(白族):2012年1月—2017年1月(后任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导大丽高速洱源段建设,2015年旅游综合收入破20亿元)
(注:1990年代前县长以届次记载为主,1950年首任县长为施珍,白族,1961年洱源邓川合并后县长序列接续)
地名由来
洱源古称“浪穹”,因高原明珠洱海发源于此得名。西汉属叶榆县,唐设浪穹州,元置邓川州,1911年浪穹县更名洱源县。境内茈碧湖、海西海等湖泊串联成洱海源头水系,明代徐霞客称其“山环水抱,曲折盘错,颇似武彝”,“洱海之源”成为地理标识。
主要景点
1.茈碧湖(国家湿地公园):洱海源头第一湖,因湖中产茈碧花得名,夏季“水花树”奇观(湖底涌泉带起气泡如树)为滇西一绝。湖畔梨园村保留百年白族民居,2023年开通环湖生态步道,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
2.大理地热国(4A级):亚洲最大露天温泉群,依托九气台地热资源,含硫磺泉、碳酸泉等26个泡池,水温42—76℃,2024年新增“温泉文化博物馆”,获评“中国温泉养生示范基地”。
3.鸟吊山(市级保护区):罗坪山主峰,海拔3465米,每年中秋前后百万候鸟在此歇脚,因“百鸟朝凤”传说得名。山顶“凤羽砚”采石场遗址可追溯至唐代,2021年建成候鸟观测站,成科普研学基地。
4.德源古城(国家级文保):南诏邓赕诏遗址,现存唐代土城墙、段氏祖祠,出土“德化碑”残片。城址居高临湖,俯瞰洱海源头,2022年完成考古步道建设,重现“邓赕渔火”古景。
特色物产
洱源梅子(国家地理标志):种植历史超千年,以“盐梅”“雕梅”闻名,2023年投产亚洲最大青梅深加工基地,开发梅醋、梅酒等30余种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
凤羽砚(非遗技艺):鸟吊山墨石雕刻,石质温润,唐代列为贡品,现存“徐霞客题铭砚”等珍品。2024年凤羽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年产量5万方,成文化伴手礼。
乳扇(白族传统美食):洱海源头乳制品,以新鲜牛奶制成,奶香浓郁,可烤食、入菜。2022年“洱宝”乳扇获“云南十大名品”,年销售额破3亿元。
温泉腐乳(地理标志):乔后温泉水腌制,豆腐经30天天然发酵,口感绵柔,含21种氨基酸,2021年认证有机工艺,成为“舌尖上的非遗”代表。
凤羽稻花鱼:稻田生态养殖,鱼稻共生,鱼肉紧实带稻香,2023年养殖面积2万亩,举办“开秧门”民俗节,带动农旅融合。
(注:洱源以“洱海源+温泉+非遗”为核,2023年梅果全产业链产值15亿元,地热国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温泉之乡”“梅子之乡”品牌持续叫响。)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