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自治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张世伟(彝族):2021年6月—至今(现任,主导苍山西坡生态旅游开发,2023年核桃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推动大漾云兰高速建成通车) 茶忠旺(彝族):2003年—2008年1月(后任大理州委常委,任内争取滇缅公路遗址保护项目,2005年“漾濞核桃”获国家地理标志) (注:1985年自治县成立前为漾濞县,早期书记如1950年首任书记赵希孟,1960年代革委会主任段映祥等,具体任期需地方志补充) 漾濞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漾濞彝族自治县历任县长(倒序):杨发(彝族):2024年10月—至今(现任,博士学历,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化,2024年瓦厂乡小黄蜂林下养殖覆盖500户) 李庚昌(彝族):2021年6月—2024年8月(升任州级职务,任内完成脱贫攻坚,2022年核桃有机认证面积达10万亩,石门关景区创4A) 高云磊(白族):2016年—2018年1月(调离,主导大瑞铁路漾濞段建设,2017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1%) (注:1985年前县长以届次为主,1950年首任县长字耀彩(彝族),1985年自治县首任县长罗荣(彝族)) 地名由来: 因境内漾濞江得名,古称“蒙嶲”(彝语“山间平地”)。元代称“样备江”,系彝语“梯备厄”音译,意为“出门做活的河”。明设漾濞巡检司,1912年置县,1985年改自治县。《徐霞客游记》载“漾濞”为“漾水与濞水合流”,因两江交汇形成漩涡得名,沿用至今。 主要景点: 1.石门关景区(4A级):苍山西坡天然石门,高300米,宽仅10米,茶马古道穿峡而过。内有“情人瀑布”“雾里青茶园”,2023年新增高空栈道,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2.云龙桥:始建于1716年,世界现存最古老铁链桥之一,横跨漾濞江,长58米,铁链环环相扣,现为全国文保单位,保留清代马帮蹄印。 3.苍山西坡大花园:海拔2600米,5—6月万亩杜鹃盛放,含“锈叶杜鹃”等珍稀品种,徒步路线串联古崖画(3000年前)、高山草甸,2024年开通生态研学专线。 4.光明村核桃庄园:百年核桃树下的白族村落,“一棵树养活一个村”,体验核桃宴、核桃雕刻,2022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特色物产: 漾濞核桃(国家地理标志):3000年种植史,壳薄如纸(厚度≤1mm),出仁率65%,2023年种植面积108万亩,综合产值52亿元,“纸皮核桃”电商销量全国第一。 黄焖鸡:选用本地土鸡,配漾濞辣酱、野生菌焖制,酸辣鲜香,为杭瑞高速“网红美食”,2024年推出预制菜,出口东南亚。 薄壳山核桃:引进美国品种,果仁饱满,2024年瓦厂乡种植2万亩,开发核桃油、坚果脆,年产值突破2亿元。 密香梨:苍山西坡特产,果肉细腻无渣,因高海拔昼夜温差形成独特蜜香,2022年获“云南名牌农产品”,鲜果直供上海高端市场。 彝族刺绣:以火草布、盘金绣为特色,纹样含核桃、云朵元素,2023年新华村绣娘培训基地带动200户增收,单品最高售价8000元。 (注:漾濞以“世界核桃源”为核心,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18亿元,2024年启动“核桃文化产业园”,打造集加工、体验、研学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