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张弦(壮族):2022年1月—至今(现任,延续“西畴精神”推动石漠化治理,2024年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 蒋俊(汉族):2016年1月—2021年12月(任内总结推广“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精神,2020年脱贫攻坚通过国家验收) 马忠俊(苗族):2006年6月—2012年10月(后任文山州副州长,主导修建西畴至兴街高速,2011年获“全国绿化先进个人”) 张秀兰(女,苗族):2005年12月—2006年3月(后升任文山州长,2005年首创“石漠化片区综合治理”模式) (注:早期书记如唐文祥(2000—2002)等因资料缺失未列,1950年代首任书记王治国任期待考) 西畴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西畴县历任县长(倒序):刘晓东(汉族):2021年7月—至今(现任,推进阳荷、猕猴桃产业,2023年农业总产值增长8.7%) 蒋俊(汉族):2014年5月—2016年1月(兼政法委书记,建成西畴通用机场,2015年“西畴精神”写入云南省委工作报告) 张秀兰(女,苗族):2003年1月—2005年10月(首位女县长,2004年启动“三光”石漠化治理工程,获评“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 徐昌碧(汉族):2000年4月—2002年12月(推动“清香木水烟筒”非遗产业化,2002年全县GDP突破5亿元) (注:1962年复县后首任县长侬廷贵(壮族,1962—1966),改革开放初期县长如熊朝文(1983—1987)等任期待考) 地名由来: 西畴因1920年析马关县设县时,取境内“西洒”“畴阳”两区首字得名。西汉属牂牁郡,清雍正年间属开化府,民国九年(1920年)独立设县,寓意“西边的田野”。全县75%为石漠化山区,因“搬家不如搬石头”的“西畴精神”闻名全国,是旧石器时代“西畴人”牙化石出土地。 主要景点: 1.香坪山珍稀植物园:全球唯一华盖木野外种群栖息地,拥有3000余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设“雨林徒步”“植物拓印”体验项目(距县城35公里)。 2.南疆烈士陵园:安葬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957名,碑刻“为人民服务”为邓小平题写,年接待祭扫群众15万人次,2023年新增VR红色教育馆。 3.狮子山崖画:距今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岩画,17组赭红色图案描绘狩猎、祭祀场景,2019年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4.三光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将乱石岗改造成“石漠绿洲”,建成全国首个石漠化科普馆,2024年纳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5.西洒仙人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遗址,出土5枚人类牙齿化石及哺乳动物化石,洞内保留原始溶洞景观,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物产: 西畴阳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富含膳食纤维,2025年种植面积达8万亩,开发阳荷脆片、阳荷酱等产品,年产值破6亿元,获评“中国阳荷特产之乡”。 清香木水烟筒:非遗技艺制作,以西畴特有清香木为材,木纹天然美观,2023年“西畴水烟筒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单支高端烟具售价超2万元。 石漠猕猴桃:在喀斯特山地种植,果形饱满酸甜,2024年“畴阳红阳”品种获“云南十大名果”,亩均收益超2万元,带动1.2万农户增收。 西畴三七:核心区土壤含硒量达0.4mg/kg,皂苷含量比普通三七高15%,开发三七花代用茶、三七牙膏等深加工产品,2025年认证基地面积2.3万亩。 五彩花米饭:壮族传统美食,用红蓝草、密蒙花等植物染色,2024年入选“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县城“壮家花饭节”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注:西畴以“石漠绿洲·康养西畴”为定位,2023年旅游收入42亿元,阳荷、猕猴桃产业占农业总产值45%,连续5年获“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