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张弦(壮族):2022年1月—至今(现任,曾任广南县副县长,推动“世界三七之都”核心区建设,2024年三七产值突破150亿元) 李永忠(汉族):2016年5月—2021年12月(任内建成砚山至文山西高速,2019年脱贫摘帽,主导建设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 彭辉(回族):2006年3月—2012年2月(后任文山州副州长,推进平远街民族团结示范镇建设,2011年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徐爱民(汉族):1997年12月—2001年12月(首任专职县委书记,奠定“三七之乡”产业基础,2000年建成首条通县高速) (注:1935年设县初期由设治局长兼任,1950年后早期书记如王治国(1950—1953)等资料待考) 砚山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砚山县历任县长(倒序):冯光槐(汉族):2020年7月—2022年1月(现任州发改委副主任,任内开通砚山至昆明动车,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 李献文(汉族):2012年5月—2016年4月(后任马关县委书记,建成砚山通用机场,2015年三七GAP基地认证面积全国第一) 彭辉(回族):2003年1月—2006年2月(兼政法委书记,推动平远街“全国重点镇”改造,2005年获评“云南省双拥模范县”) 马志山(回族):2000年1月—2002年12月(首位少数民族县长,主持修建阿猛至砚山二级公路,2002年全县GDP突破10亿元) (注:1962年复县后首任县长刀忠强(傣族,1962—1966),改革开放初期县长如王有才(1980—1983)等任期精确月份待考) 地名由来: 砚山县因县城西北郊“山势如砚”得名,清雍正八年(1730年)属文山县,1935年析置设县,取“文房四宝”之砚寓意文风开化。境内居住汉、壮、苗等11个民族,素有“滇桂走廊”之称,现为全国三七核心产区、云南辣椒主产地。 主要景点: 1.浴仙湖省级风景区:喀斯特湖群与原始森林交融,含珍珠岛、听湖山等景点,夏季荷田连片,为摄影及避暑胜地(距县城20公里)。 2.鲁都克教堂:百年法式天主教堂,苗族建筑与哥特式风格结合,2019年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复活节万人集会成民俗盛事。 3.平远伊斯兰文化园:滇东南最大回族聚居区,含田心清真寺、民族风情街,每年开斋节举办千人长街宴,展示“回绣”“油香”非遗。 4.阿猛会议会址:1948年滇桂黔边纵队指挥部旧址,红色研学基地,2023年新增“边纵草鞋”沉浸式体验项目,年接待超10万人次。 5.稼依辣椒城:亚洲最大辣椒专业市场,集交易、加工、观光于一体,可体验辣椒采摘、腌制,“砚山小米辣”辣度达斯科维尔指数5万级。 特色物产: 砚山三七:全球三七种质资源库所在地,皂苷含量达7.8%(国标5%),2025年“文山三七”核心区认证面积占全国60%,开发即食三七片、三七牙膏等深加工产品。 平远牛肉干:回族传统工艺,选用放养山地牛,经18道工序秘制,2024年获“中华名小吃”称号,年产值破5亿元。 阿舍辣椒:海拔1800米山区种植,皮薄肉厚,“涮涮辣”品种辣度超朝天椒3倍,2023年出口东南亚占全省辣椒贸易量35%。 八嘎古树茶:百年古茶树群落,茶汤金黄透亮,含天然兰花香,2022年获“云南十大名茶”提名,单株春茶拍卖价达8万元。 维摩黄牛:地理标志产品,肉质细嫩,“壮家酸汤牛肉”入选“云南非遗美食”,县城“老胖酸汤牛肉”店日均接待300桌。 (注:砚山以“三七之源·辣韵彝乡”为核,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68亿元,三七、辣椒产业占农业总产值62%,连续3年获评“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