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李国民:2015年5月—2021年12月(任内推动边境小康村建设,2020年绿春县脱贫摘帽,公开报道显示2021年12月调离) 张 宏(哈尼族):2012年9月—2015年5月(后任红河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主导黄连山生态保护与哈尼文化挖掘,2013年启动“长街古宴”申遗) 李先猷(哈尼族):1998年—2003年(曾任红河州州长,早期推动绿春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建成绿春第一条出境公路) (注:1958年建县至1990年代初期资料缺失,首任县委书记为陈志强,1958年7月任职,隶属红河州边疆工委管理) 绿春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绿春县历任县长(倒序):张 猛(汉族):2023年1月—至今(现任,曾任红河州应急管理局局长,2023年主抓边境旅游与橡胶产业升级) 李捌先(哈尼族):2017年3月—2022年12月(连任两届,推动“一县一业”草果产业,2021年绿春草果获国家地理标志) 李 杰(彝族):2012年—2017年2月(任内完成县城迁建论证,2015年启动老城区改造) 白成亮(哈尼族):1993年—1995年(后任红河州州长,主导六村片区民族团结示范建设) 陈志强(汉族):1958年7月—1961年(首任县长,建县初期主持划定中越边境线,推动哈尼族聚居区民主改革) 地名由来: 绿春原名“六村”,因清代在哈尼族聚居的6个村寨设乡官得名。1958年建县时,国务院取“绿水青山,四季如春”之意定名为绿春,暗含对边疆生态与发展的期许。哈尼语称“东仰”,意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呼应哀牢山独特的地理方位。 主要景点: 1.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滇南最大原始森林,主峰海拔2637米,保存谭青苏铁(全球仅存)、黑颈长尾雉等珍稀物种,徒步路线串联云海、瀑布与哈尼族原始村落,2022年入选“中国森林氧吧”。 2.李仙江热带雨林:中越边境的“绿色走廊”,沿李仙江分布季雨林、喀斯特溶洞,可体验竹筏漂流、雨林露营,2023年发现国内最大野生古茶树群落(树龄超800年)。 3.十月年长街古宴(国家级非遗):每年农历十月,哈尼族沿山街摆3000余桌宴席,最长达5.2公里,游客可参与“龙头宴”祭祖、品梯田鱼生,2024年被文旅部评为“全国非遗旅游精品线路”。 4.阿倮欧滨森林公园:县城后山的城市绿肺,保留哈尼族“昂玛突”祭祀林,登顶可俯瞰全城及梯田云海,2021年建成云南省首条哈尼文化主题步道。 特色物产: 绿春紫胶:全国三大紫胶产区之一,寄生在黄檀树的胶虫分泌物,含15%树脂,用于医药、化妆品,“东仰紫胶”2023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梯田红米线:海拔1800米哈尼梯田种植的“红脚老粳”米,经28道传统工艺制成,口感Q弹,2022年获“云南十大名吃”称号。 草果:种植面积25万亩,占全国产量12%,果实含挥发油2.5%,去腥增香,衍生草果酒、草果牙膏,2021年助农人均增收3000元。 哈尼靛染服饰:以板蓝根、茜草手工染制,“青蛙纹”“梯田纹”图腾传承千年,2024年与设计师联名推出“绿春蓝”系列,成为跨境旅游爆款。 (注:绿春以“边境+生态+民族”为核,2023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边民互市贸易额破10亿元,2022年获评“中国天然氧吧”,草果、紫胶产业带动80%农户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