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柏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金鸿(彝族):2022年5月—至今(现任,主导“四大产业”布局,2025年招商会签约中彝医药项目) 李家龙(汉族):2006年12月—2009年4月(任内推动“中国彝族虎文化之乡”申报,2008年建成查姆文化广场) (注:2000年前书记多为短期调任,如普联和、李应科,早期档案未公开具体月份) 双柏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双柏县历任县长(倒序) 杨梦婷(回族):2022年5月—2024年1月(任内推进绿孔雀家园建设,2023年妥甸酱油非遗工坊开园) 金鸿(彝族):2021年5月—2022年5月(代理县长转正,主导“彝药谷”乡村振兴项目,2022年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李家龙(汉族):2005年3月—2006年12月(首位博士县长,2006年开通县城至楚雄高速,推动银矿遗址保护) (注:1958年撤县前县长以军转干部为主,如张振邦、李文明,具体任期未明确记载) 地名由来 双柏古称“摩刍”,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置县,因县衙门前两棵千年古柏得名。1914年因与福建南安县重名改称摩刍县,1929年恢复“双柏”旧名。彝语称“纳查”,意为“虎族居住地”,与彝族虎文化(老虎笙、大锣笙)传承密切相关。1958年县治从云龙迁至妥甸,“妥甸”系彝语“松树坝”音译。 主要景点 1.鄂嘉古镇(哀牢秘境):滇中保存最完整的明清集镇,保留“陨石传说”“镇宁裔土”石碑(明嘉靖),2024年开放哀牢国史馆,复原古濮人农耕场景,夜游体验“火塘烤茶+虎笙舞”。 2.白竹山生态区(4A):海拔2554米,万亩野生马樱花+千年古茶树群落,设“云间茶驿”徒步线(含古法采茶体验),2023年新增星空露营地,夏季日均接待2000人次。 3.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全球唯一绿孔雀野生种群栖息地(现存超50只),设隐蔽式观鸟台,2025年推出“雨林守护者”亲子研学(跟随护林员巡山,记录绿孔雀足迹)。 4.查姆文化园(非遗核心):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活态传承地,每年正月初八“跳虎节”,村民扮虎神祈福,2024年建成“虎文化数字馆”,全息投影展示1200年虎笙演变史。 5.石碑山石刻(国保):明万历“镇压土夷”碑与“镇宁裔土”碑并立,海拔2640米,登顶可俯瞰礼社江大峡谷,2023年开通“古道寻碑”骑行线(配彝族向导讲解)。 特产 1.妥甸酱油(中华老字号):始于明洪武年间,古法晒制365天,以哀牢山泉水+当地黄豆酿造,2022年推出“虎纹礼盒”(含酱油冰淇淋、蘸水秘方),年产超5000吨。 2.白竹山云雾茶:海拔2000米以上野生古茶驯化而来,“龙爪茶”获1995年中国科技成果银奖,2023年开发“茶旅护照”(购茶送白竹山采茶体验)。 3.谷花鱼(地理标志):稻田养殖生态鱼,肉质细嫩无泥腥味,大庄镇年产80吨,2024年推出“鱼米共生”礼盒(含谷花鱼干+有机大米,附烹饪二维码)。 4.彝家回锅鸡(非遗美食):本地土鸡配香疙瘩、草果爆炒,妥甸“新街鸡”传承店日均接待300人,2022年入选“云南十大农家菜”,配赠彝族祝酒歌CD。 5.虎纹彝绣:省级非遗,以“老虎笙”舞步为灵感,2025年推出“可穿戴彝绣”(虎头帽、虎纹披肩),每件附绣娘签名及区块链溯源码,年产值破2000万元。 (注:双柏县以“中国彝族虎文化之乡·绿孔雀家园”为核,2024年旅游收入突破15亿元,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彝族虎文化活态传承,是全国唯一以“虎”为图腾的县域,森林覆盖率84%居云南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