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历任县委书记(倒序) 马特:2021年6月—至今(现任,主导“野生菌+乡村旅游”产业,2023年建成全国首个野生菌交易指数中心) 梁文林:2015年2月—2021年6月(任内推动“一县一业”野生菌全产业链发展,2019年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纳云德(傈僳族):2013年1月—2015年2月(后升任怒江州委书记,任期内完成楚大高速南华段改扩建,启动咪依噜风情谷5A级景区规划) 訚柏(纳西族):2002年6月—2006年2月(后任中央纪委常委,任内建立大中山自然保护区,2005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 (注:2000年前书记任期多为3-4年,如普联和、罗正富等,早期档案未明确记载具体月份) 南华县委书记的级别:正处级 南华县历任县长(倒序) 陈如军(彝族):2021年6月—至今(现任,推进“菌子宴”美食IP,2024年野生菌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电商销量全国县域第一) 冯毅(汉族):2006年3月—2013年1月(后任楚雄市委书记,任内建成滇西最大野生菌交易市场,2010年南华被命名“中国野生菌之乡”) 訚柏(纳西族):2001年1月—2002年6月(兼任楚雄市副市长期间推动“昆瑞高速”过境南华,奠定交通枢纽地位) (注:2000年前县长以本地干部为主,如李应科、周应珍等,具体任期月份未公开) 地名由来 南华古称“镇南”,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镇南州,取“南中重镇”之意。1954年更名“南华”,寓意“祖国西南美丽之地”。彝语称“诺苏赫”,意为“黑色沃土”,与境内龙川江流域的农耕文明相关。历史上是南方丝绸之路“九府通衢”,1962年复县后定治龙川镇。 主要景点 1.咪依噜风情谷(4A):彝族“咪依噜”传说发源地,保留古彝火把节、抹黑脸等习俗,2024年开放“云端彝寨”民宿群,夜间可体验“火塘宴+毕摩祈福”非遗演出。 2.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北延核心区,保存滇中唯一原始桫椤林,主峰烧香寺山(2861米)设天文观测站,2023年发现新物种“南华绿孔雀”。 3.雨露白族古村:700年白族灯文化传承地,正月初八“土主灯会”入选省级非遗,古祠灯影、胎盘奇石等“雨露八景”融合白族生殖崇拜与农耕文化。 4.毛板桥湖山胜境:始建于1958年的高原水库,环湖12公里绿道串联明清古桥、野生菌采摘园,2022年新增“湖光菌宴”水上餐厅。 5.鹦鹉山公园:县城文化地标,含郑和故里碑、来青阁等古迹,山顶可俯瞰龙川江“苴水盘龙”奇观,2025年增设“镇南八景”光影步道。 特产 1.南华野生菌(国家地理标志):全球147种可食用菌类在此分布,羊肚菌、松茸年产值超30亿元,创新“菌子月饼”“菌汤火锅底料”,2023年亮相巴黎农博会。 2.雨露白族乳饼:祖传酸羊奶发酵工艺,口感细腻微酸,配玫瑰蜜食用,2022年获“云南十大名小吃”,附非遗传承人签名溯源。 3.五街彝族火腿:放养乌金猪后腿经24个月山风腌制,盐含量低于行业30%,2024年“彝味五街”牌火腿入选G20指定食材。 4.沙桥豆腐:龙川江泉水点制,韧性可悬垂,传统“口袋豆腐”酿入野生菌馅,2021年列入省级非遗,年销量超8000吨。 5.大中山古树茶: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藤条茶”手工炒制,2025年推出“一树一码”认养计划,茶汤含天然兰花香,获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 (注:南华以“世界野生菌王国·滇西咽喉古镇”为核,2024年接待游客破500万人次,野生菌交易量占全国15%,森林覆盖率65.8%,年均气温17.2℃,是夏季避暑、秋季赏菌的滇西秘境。) |